“你知道嗎,市場部的Mary跟王總好像關系不一般噢?”“真的么?怎么說?怎么說?”“噓…小點聲,我昨天在國貿(mào)逛街時看到他倆手拉手走進了優(yōu)衣冒…..”
“我跟你講哦,老宋這個人別看他平時老實巴交的,實際上人品不行。”“為什么這么說?”“聽說因為家暴,被他老婆給告了。”“咦!!人不可貌相,看來他平時都是裝的,以后要少跟他打交道。”
“我聽說啊,這次單位的先進個人內(nèi)定了小李!”“憑什么是他啊,你看他上班那吊兒郎當樣兒,領導眼瞎了吧。”“哼哼!你不知道吧,他三姨夫的二舅的四表哥可是我們區(qū)的副區(qū)長呢。”“噢,難怪,人家是有后臺的呀!”
“那個誰,韓國那個宋仲喬,你注意到?jīng)]有,鼻子好像整過。”“我也覺得,以前鼻子很趴的,現(xiàn)在那么挺。”“還有下巴好像也尖了。”“韓國整容太常見了啦!”
以上就是八卦。
01
從古至今,我們好像對八卦一直不怎么待見,所有形容八卦的詞都帶有貶義色彩。比如“長舌婦”,“嚼舌根”,“說三道四”。有的父母也常教導子女要背后不說人。甚至有些公司明文規(guī)定:“辦公室內(nèi)嚴禁八卦,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將嚴肅處理。”
但即便如此,八卦從來就沒有消失過。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八過別人,或者被別人八過。一方面我們深惡痛絕,一方面又樂在其中,是不是很矛盾。
其實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也提到了八卦理論。里面說,語言并不是人類所獨有的工具,很多動物也有自己的語言。例如,青猴就有各種不同的喊叫方式,傳達不同的信息。而且動物學家已經(jīng)確定,青猴的某種聲代表著“小心,有老鷹!”,而稍微調(diào)整一下,就會變成:“小心,有獅子!”。
人類語言的特殊性在哪呢?那就是人類的語言發(fā)展成了一種叫做八卦的工具。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社會合作是我們得以生存和繁衍的關鍵。對于個人來說,光是知道獅子和野牛的下落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部落里誰討厭誰,誰跟誰在交往,誰很誠實,誰又是騙子。
而且,一大群人想要合作共處,“說壞話”這件事十分重要。大約7萬年前,人類發(fā)展出新的語言技能,能夠八卦數(shù)小時之久。這下,人類能夠明確得知自己部落里誰比較可信可靠,于是部落的規(guī)模就能夠擴大,而人類也能發(fā)展出更緊密、更復雜的合作形式。
因為人類八卦這個屬性,還衍生出一份職業(yè),那就是記者。記者的工作其實就是不斷向大眾爆料,而大眾似乎對于這些爆料也表現(xiàn)出十足的興致。最臭名昭著的“狗仔隊”干的就是這活兒,就算被罵成狗,狗仔們依然前仆后繼。大眾喜歡嘛!
02
從我自己理解來看,我認為八卦是源于人內(nèi)心的不安全感。而且仔細想想,八卦幾乎伴隨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謂人生無處不八卦。
一個新人到單位,對新的環(huán)境非常陌生,此時的TA想要盡快融入進去,最快的辦法就是聽老同事們的八卦。誰是單位里最受歡迎的,誰是不能得罪的,跟領導說話要注意哪些。老同事喜歡散布各種八卦,在心理上是渴望通過自己掌握的這些別人不知道的信息來獲取心理上的優(yōu)越感,或者是博得其它人的認同,抑或是證明自己的存在。這些說到底都是內(nèi)心缺乏安全感的體現(xiàn),怕被自己所處的圈子看低或拋棄。
隨著網(wǎng)絡的普及,八卦被繼續(xù)發(fā)揚光大。我們每天一起床,打開手機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一下微信朋友圈,或者是刷一下微博。這件被網(wǎng)友戲稱為皇帝上早朝批奏折的事,實際上是我們內(nèi)心的不安在作祟。我們急著在第一時間獲取社會熱點新聞,了解周圍朋友的動態(tài),其實是害怕跟時代脫節(jié),跟朋友疏遠。久而久之,我們就會對手機產(chǎn)生依賴,一旦手機不在身上,就開始焦慮不安。
其實我們離不開的不是手機,而是社會。科技發(fā)展如此日新月異,真是一不小心就會被社會給拋棄。試想一下,假如你說自己沒有微信,不會網(wǎng)購,不會網(wǎng)上訂餐,不會網(wǎng)上買火車票…周圍的人會是怎樣像看一個外星人一樣看你?而這一切不過是短短三五年內(nèi)發(fā)生的事情。之前看一個新聞節(jié)目,說上海楊浦某監(jiān)獄,針對那些即將刑滿釋放的人員,還專門進行微信使用培訓,就是怕他們出獄以后融不進社會。
03
除了媒體行業(yè),很多職業(yè)也或多或少跟八卦有關。比如銷售,一個好的銷售必定是一個八卦高手。你技術再好,對產(chǎn)品再了解,到了客戶那邊不可能總是談論技術信息和項目進度吧。尤其中國人喜好飯局,在茶余飯后,聊得內(nèi)容多半是一些八卦。而恰恰就在這八卦閑聊中,客戶那邊的人事格局,項目信息以及競爭對手的情況都展露無遺。好多生意的成功,都歸功于這些八卦,而不是過硬的產(chǎn)品和質(zhì)量。再比如政客,當官這件事說到底就是經(jīng)營人脈,而經(jīng)營人脈的手段無非就是到處八卦。你很難想象一個沉默寡言,專注于自己手頭事務的人,最后成了某個大領導。中國的領導都是演講高手,美國的也不差,你看奧巴馬那夸夸其談的樣子,Theroad ahead will be long. Our climb will be steep. We may not get there in oneyear…blablabla
日常的社交活動中更是少不了八卦。你去參加同學聚會,話題多半是誰又換了工作,誰又升職了,誰又買了輛什么車。通過這些八卦,你了解到自己在同齡人里混的還不行,事業(yè)尚未成功,同學仍需努力。又或許,因為這些八卦,某同學正好幫你處理了手頭上的難題。春節(jié)期間走親訪友,八卦更是唯一的主題。在哪工作呀,上班多少錢,生娃了么,還打算生么,誰去世了,誰又病了。這些看似毫無意義的八卦,無形中也拉進了親情,加深了了解。
04
由此可見,八卦其實是隨處可見的,本也不是什么壞事。但赫拉利同時也提到了,人類語言還有一項本領就是虛構故事。我們除了用語言來傳達哪里有獅子那里有老虎等客觀信息,還可以傳達一些根本不會存在的信息。比如神話、宗教,以及國家、公司等。當然這些虛擬故事的產(chǎn)生對于構建穩(wěn)定有序的社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也會有人利用這項本領去無中生有或者歪曲事實,從而達到詆毀、誹謗他人的目的。后者,正是我們所深惡痛絕的八卦。
八卦到底好不好呢?首先,我想既然是人內(nèi)心的一種需求,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避免對他人的傷害。只要本著善良的心態(tài),一不涉及隱私,二不無中生,三不揭人短,我想應該就夠了。甚至八卦時肯定一下別人的長處,或者幫別人消除一些誤會,那更是再好不過了。其次,要看環(huán)境。就像你問我吃面條發(fā)出聲音好不好,西餐里說不好,不禮貌。日料里說好,要的就是那種響動。一桌人就某個人的話題談論的津津有味,你冷冷來一句:“背后不說人!”也未免太煞風景。
總之,社交有風險,八卦需謹慎。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