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年初三,年味不減,走親戚的腳步也還是停不下來,大家熱議的話題也從之前的搶紅包,轉移到了央視春晚上來。
今年的春晚,還是不錯的,起碼很走心,創造了很多金句,也勾起了很多回憶,許多節目已經過去兩天了,至今還在被大家稱贊。
其中討論最多就是王菲和那英20年后再聚首的合唱了,無數人聽濕了眼眶。我們關注著那英的細紋,王菲的手套,卻依然能夠欣賞她們不變的嗓音。
20年了,洪水退了,我們也不再是少年了,再次聽到這樣的天籟之音,恍如隔世,才覺白駒過隙,時光匆匆原來從未為誰停留,管他凡夫俗子還是名流權貴,一樣逃不掉歲月。
論壇上這幾天有個帖子火了,說20年前,在聽《相約98》的時候,你在做什么?
人們紛紛留言,敘說自己20年的變化,有得意的,有失意的,有埋怨房價飛漲的,也有抱怨工資不增的,但總歸是時代在發展,日子還是越來越好了。
2
看著他們的故事,我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春晚明星們的98年是怎么過的呢?他們都在做什么呢?
于是好奇心的驅使下讓我查了一下,其中一位明星,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同樣在春晚獻唱的黃渤。
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黃渤確實外形有點抱歉,但奇怪的是,他在春晚上和兩位帥哥搭檔歌舞,卻毫不遜色,甚至更有魅力。
20年前的黃渤在做什么呢?那時的他青春年少,和那個年代一種熱愛音樂舞蹈的年輕人一樣,懷著滿滿的激情,從家鄉青島來到了北京,追逐著自己的音樂夢想。
北漂在那個年代并不比現在好過,他住著農民房,每天蹬兩個小時自行車去酒吧唱歌。
同期的歌手有很多,毛寧、滿文軍。個個都是人帥歌好,外形不出眾的黃渤,就像是在角落中沉寂的種子一般,沒人覺得他能開花結果,更別提給他澆水施肥了。
但十幾歲的黃渤就愛上了唱歌跳舞,他不忍放棄,堅持著自己的駐唱生活,期待能夠被賞識,眼見著一起的同伴一個個出了名,黃渤終于被擊潰了底線。收拾行李回到了青島。
在青島,他辦了一間工廠,主做鞋子。98年的時候,做鞋子在中部地區和北方地區都非常賺錢,我有個親戚就是在那時靠著鞋子賺到了第一桶金。乘上東風的黃渤,很快就成了百萬富翁。
按理說他應該知足了,那個年代,一套六十平左右的房子也只需要三五萬就能買到手,黃渤的資產在當時完全可以過安逸的日子了。
可背離了理想只有錢的日子是痛苦的,他再次回到了北京,繼續折騰他的唱歌事業,后來干脆考了個電影學院開始系統學習表演。
之后也終于在三十多歲遇到了那個能改變一生的貴人——管虎,并在2009年,徹底成為了一呼百應的50億影帝。
現在的他,演戲之余,還是沒有放棄自己的歌唱理想。每次他上節目唱歌,總是有人感嘆他不光會演戲,唱歌還那么好,可知他的初衷就是唱歌啊。雖然過程有點折騰,好在結果是好的,那么就一切都值得了。
反觀那些同期出名了的歌手,反倒是一個個萎縮下去,再也沒有了昔日的光彩。
年少的苦痛,并不會磨平真正有夢想的人,時光終會給努力的人讓他滿意的禮物,鉆石放光必經磨,只因未到發光時。
3
同樣是20年前,現在萬千女性默默支持的馬爸爸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帶著他的第一批員工,在自己家里玩著互聯網。
沒有人宣傳,自己到街上發傳單,沒有人理解,一個人默默的在苦撐,甚至為了維持公司的運轉,還在夜市賣過襪子和內褲。
夢想往往是強者的專利,弱者通常只會選擇放棄。在那個人人都不知何為互聯網,遍地電腦還是486的時代,馬云堅持了他的夢想。
他不惜辭職和一次次忍受了創業的失敗,吞掉的眼淚,最終化成了如今阿里巴巴的巨大成就,而那時安于現狀的同小區的鄰居,卻依然只能默默的開著大巴車度日,與20年前毫無差異。
年少的苦痛,只會打到意志不夠堅定的人,歲月靜好終不抵堅持夢想的美好,花開美好必有序,只因未到花期時。
4
同樣是20年前,中國唯一上市的教育企業的老板,新東方的掌舵人俞敏洪,還在為了生存,和好友在大工廠里辦著最初的“土特產”托福補習班。
靦腆的他為了多賺錢還債,硬是練會了自黑教學模式。正是他的教學,讓成千上萬孩子圓了出國夢的同時,也徹底改變了20年后的師生地位關系,讓學生真正成為了教學的主體。
年少的苦痛,可能會讓你一時陷入困境,卻無力阻擋你擁抱夢想的手臂,陽光普照必有時,只因未到晴天明。
……
不忘初心,方能守住始終,時光帶給我們的不止有苦難,更有努力而來的大禮。惟愿你離時不畏少年苦,歸來仍保年少心。時光總不會對有夢想的你太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