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電影《原諒他77次》,一直對愛情片不太感冒,但港式愛情片都比較貼近生活,比如《春嬌與志明》系列,只是不是每個張志明都會有等他長大成熟的余春嬌。
電影男主Adam(周湯豪飾)就是一個不成熟的張志明,做事沖動不考慮后果,任性辭職,愛犟嘴,愛自作主張不懂浪漫。女主Eva(蔡卓妍)是個離婚律師,敏感而細心,與Adam相戀十年,一次偶然買了一本封面為原諒他77次的記事本,把每次和Adam吵架令她心碎的時刻記錄在里面。當記滿了本子,她在某一天毫無征兆得離開。
“為什么是77次呢?就是……為什么不是33次或者99次?”Eva好奇得問她。“短版的解釋就是原諒他七次會太少,七十個七次會太多,我覺得一個人正常人的忍耐力,可以原諒傷害她的人,77次。”賣77次主題記事本的老板娘這樣解釋道。
電影一開始就是Eva淚流滿面躺在床上,然后第二天就收拾了所有東西離開,粗心的Adam居然直到晚上幫朋友出去買酒才發現。Adam是一個讓人太沒有安全感的人,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在這本記事本中,Adam和他的爸爸經常吵架還和Eva患有高血壓的爸爸起沖突;相戀十年居然記不清Eva不吃葡萄干;看電影遲到;忘記在一起的重要紀念日;和別人一起去看過電影還撒謊;一起出去旅行不做規劃,迷路時靠猜測認路;在Eva的父親去世時最需要人陪伴時喝得爛醉如泥不省人事;因為喜好辭掉律師去做收入不穩定的拳擊教練……諸此種種每一件都令Eva心碎,雖然Adam會認錯,每次闖禍之后的深情告白又發自肺腑。只是每次爭吵都像釘在心上的鐵釘,鐵釘可以拔除,但心上的傷口即使結了痂也抹不去受過傷的痕跡。在和Eva分手的短時間內就和愛慕自己的拳擊學生Mandy睡到了一起,就連Eva特意留下來希望Adam發現的記事本也是被Mandy發現的。
最后Adam看完了整本記事本下定決心改過,他換掉了曾引起他們起爭執的沙發,重新去做了律師,在Eva好友的婚禮上下跪懺悔求她的原諒并向她求婚,全場歡呼在一起,就連Eva的媽媽看著他們也滿是欣慰。Eva被感動了和他一起回到家,卻發現了Mandy留下的隱形眼鏡盒,這一次她不再原諒,轉身就走扔掉了那本記事本。Adam也許永遠不會知道,被撕掉的第77頁不是Eva給他的最后一次機會而是她獨自去醫院人流掉了孩子。他太不成熟沒有擔當,即使在一起十年她仍然不敢和他結婚。
電影的最后原諒他77次變成了原諒她77次,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在戀愛過程中都有相互寬容退讓的時刻,只是原諒你不代表沒有底線,每一次原諒我都會累積一分失望,攢夠了失望我就會離開,不要把我對你的愛當做你無理取鬧或者任性的保護傘。愛情保鮮不是只有耐心和退讓就夠了,更重要的是但當和責任。
其實對于電影最后面的原諒他77次變成了“她”也許還有不同的含義。在Eva和Adam分手期間,Eva和shutter(吳鎮宇飾)在一起共進晚餐。第二天她媽媽問她你昨晚怎么一夜未歸,暗示她和shutter在一起度過了一夜。Eva是名優秀的離婚律師,但每次在面對客戶時,她上半身顯得優雅得體,但鏡頭往下卻是腳板直接踩在地板上,精致的高跟鞋被丟在一旁,顯得隨性不拘,與上半身的嚴謹顯得格格不入。在每次心軟想要輕易原諒Adam時,Eva就會有一個黑暗面的分身出來勸她不要犯賤,為她和Adam的分手推波助瀾,卻也是她內心真實的想法。也許她一開始就想離開,但是基于多年的感情基礎不能果斷決定,記錄77件心碎事的記錄本可能是出于律師的職業性,要有證據證明自己的離開合情合理。
當原諒成為一種習慣,離開有多難?習慣比深愛更可怕,習慣依賴一個人,習慣包容他所有的事,習慣愛他,習慣到慢慢失去自己的底線。不管是他還是她,當一件件小事積攢,最后分手,對方往往會覺得你是因為一件小事分手,而渾然不覺那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你曾經的容忍最后都會被一句無理取鬧替代,如果我和你分手了,不要問我為什么,因為我懶得和你細說那77次心碎時刻,失望攢夠了,當然是離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