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過后,有的朋友們有沒有這樣一些感覺:上班的不愿上班,學生不習慣早起;上班后沒有精神;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等,心里偶爾會產生莫名其妙的恐懼感,甚至有茶飯不思、身心俱疲、精神渙散等癥狀,這些節日綜合癥我們該怎樣調整遠離它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首先我們要從生活內容到作息的時間都有做出相應的調整。
早睡早起:
因為在春節期間走親訪友或外出旅游,使人的生活習慣和環境的突然改變,打亂了睡眠與覺醒的生物節律,所以需要先恢復原來的生活規律,做到早睡早起。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晚上入睡時間盡量不要超過11點,次日早上7點左右起床,這樣能保證睡眠充足,保持較好的精神狀態。曉輝建議大家在睡前不要讓大腦高度興奮,可以用舒緩的音樂,睡前適當飲用熱牛奶、豆漿,睡前洗個澡或用熱水泡泡腳等方式讓我們提早進入睡眠狀態。還有在睡眠時可將腳墊高些,以利于下肢血液循環,促進疲勞的消除
圖片發自簡書App
深呼吸調整心態
上班后,建議不要過快的投入緊張的工作,主要是讓自己的身體和心理都有一個緩沖的過程。 靜心思考上班后應該做的事,使自己的心態和思想調整到工作狀態上。在工作時若略感疲勞,不妨先休息一會兒,進行一次綿長而深厚的呼吸,也就是深呼吸,隨著每次的深呼吸,緊張感不適感也就慢慢離開了身體,也可以喝杯茶提提神等體力恢復后再繼續工作。
適當的運動: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班后我們需要適度的運動,來緩解節假日期間因缺乏運動而引起的身體乏力與腸胃疲勞,也可以幫我們提振精神。在下班早的時候或者飯后一小時時,我們可以抽空運動一下,運動的內容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來選擇,比如羽毛球,乒乓球,慢跑,游泳,健身等等,運動量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節。
節后綜合癥一般需要3到7天的自身調節,很快就能調節過來。有這種感覺的朋友大家不妨試試
祝大家工作順利,事事順心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