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從不一樣的角度重新理解了人性。
人性,和我們的投資沒有關系。
一個人對一件事產生的第一反應我們通常叫做直覺,笑來老師跟們說這是一個人對這方面受教育有關,你才會有這樣直接的反應。
比如,我多年前聽過一場關于睡眠的知識普及,中途讀了10多本關于睡眠方面的書籍,當時是想開一個教睡眠的課程,也感興趣就特意看了。
學了得到上的睡眠課程。當年那位老師跟我們說人要在晚上睡覺,晚上人的身體會產生一種褪黑素幫助人體進入睡眠狀態,睡覺時間段是在九點半左右,如果,10~12點都還沒睡覺的話,相當于你身體里的癌細胞一直在那里嗨皮,長此以往下去人就容易生病,免疫力會下降。
沒學睡眠知識之前我都是11點左右慢慢洗漱去睡覺,聽了之后就比較重視睡眠,九點半左右洗漱完慢慢的就要準備休息。
如果,還沒睡就會想到癌細胞在身體里開party。到了11點還沒睡,就會很直接的想到癌細胞它們很活躍,自然的聯想到我會不會哪天突然生病了扛不住,身體還要受苦。
得到,課堂上還講了人的睡眠像滑滑梯,由淺睡到深睡階段,白天不到臥室床鋪上睡覺,不然晚上就容易睡不著,是因為白天在這里睡覺了晚上又來睡,人的大腦是有記憶的,這個時候大腦就容易混淆會分不清楚,你現在是要睡覺了還只是來睡會又離開影響心理……
這種情況,就很容易影響一個人的睡眠質量。所以也一直遵循著白天不到臥室睡覺。
房間溫度要低21—25°最適合人體睡眠,房間光線要暗最好是伸手不見五指。后來就很自然的換了遮光窗簾布,白天拉上也全黑。
熱水泡腳,有助于身體降溫還可以減緩一天的疲勞,幫助睡眠。
臥室里的物品越少越好,或者直接一個床鋪和小臺燈。
在床邊放了一本很難的概率統計書,看不懂書里那些數字符號,只為了預防哪天真睡不著就爬起來看最難的那本書。看著看著腦袋就累慢慢犯困,也可以有效幫助睡眠。
這些睡眠知識都是后天習得的,自從學了睡眠知識之后,就開始關注睡眠質量,都是10點左右或者十點半睡覺。
今天,才發現這就是真正的受睡眠教育知識有關,才會有那些直接反應。
與其叫直覺,不如叫受教育程度。
知識的積累,也不是人性中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習得。
一個人的投資成功與否也和他的受教育程度有關,知識的積累,思考深度有關。
這樣,才能經得住外面的誘導。人性中的直覺,也算是知識的積累,事情發生時才會有那些直接反應與結果。
一個人的睡眠質量,也和她/他在睡眠知識方面的受教育程度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