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個社會,虛偽的人才能生活的更好,我相信說這話的人可能是看到了有些人有權有勢,物質生活豐富,大家對他們眾星捧月,而他們可能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都很虛偽。在他們眼中這些人活的都很好。可是如果你看到的都是真相,那么你又是從什么地方覺得他們是虛偽的哪?事實上,你所看到的都是這些人希望讓你看到的他們,就猶如化妝舞會上的一個個面具,面具下面的才是他們真實的表情,那些表情充滿著痛苦的猙獰,猶如他們半夜在睡床上的噩夢。有些人虛偽,有錢有勢;有些人窮困潦倒,同樣虛偽。他們怕世人鄙視自己的貧窮,于是盡量隱藏自己的貧窮;有些人怕別人批評自己的無知,于是到處爭顯自己知識的淵博(各種到處稱自己是大師的人)。實際上,虛偽和權勢,地位,知識,都沒有關系,它只是一種對自己不認可的心理的外在表現。只要對自己不滿意,不認可,并且試圖去掩飾自己的不足,虛偽就可能出現。
說虛偽前,我們先看它的敵人:真誠吧。心理學領域曾經做過一個調查,所有品質中,最受歡迎的是:真誠。而最讓人討厭的就是:虛偽。他們的對立統一,猶如黑與白,大和小。在有真誠的地方,虛偽就消失了,就好象有光的地方就沒了陰影。真誠,這種品質的特點是實事求是,表里如一。你的行為和語言表現的就是你的內心想法。你的內在和外在統一在一起,重疊而沒有間隙。這表明你的行為與心理是統一的。行為和心理的統一可以為我們帶來的是內心的平靜,沒有困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自我,我們每個人也都處在一個環境之中。我們的現實生活,就是這個自我和環境互動的結果。對于這個結果,我們通常都會通過我們對自我的認識和對環境的認識有一個預期的。當這個預期和現實發生的結果相吻合的時候,你的內心是很平靜的,因為你覺得應該如此,應該的事情發生了,順應自然了。但是如果現實發生的結果和你的預期有很大的差別,那么你的心理就會產生困惑,心中會不解的發問:“怎么會這樣?為什么會這樣?”,隨之而來的是情緒的出現,也可能情緒失控,或者暴怒,或者憂傷,在這些情緒的影響下,有可能開始更不恰當的行為,報復、自殘等等,這正是很多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那么是什么讓預期和現實不一致哪?我們知道現實是不可改變的,它受自然規律支配,不論你的預期是怎樣的,現實依舊會那么發生。那么如果說現實不可改變,那么一定是我們的預期出現了問題。是什么讓我們的預期出現了問題?預期是由”認識自我的結果“和”認識環境的結果“相互作用產生的。那么一定是自我認識或者環境認識這兩個認知中出現了問題。可能是”自我的認知“和”真實的自我“,或者”環境的認知“和”真實的環境“不吻合,有著差異,因此導致了對結果的預期出現了問題。比如你本來是一個膽小的人,但是你卻要表現出勇敢,因為你看到勇敢的人受到大家的喜歡。于是你開始暗示自己我很勇敢,每天打著自己的嘴巴子說:“我是一個勇敢的人,我是最勇敢的人。”你旁邊的朋友也鼓勵你:“對,你最勇敢!”結果最后你終于把“我是個勇敢的人”當成了”真實“的”事實“。但是真的事實是:你依然是一個膽小的人。這樣你的自我認知和現實就有了巨大的差異。這個差異將導致你的預期和現實有巨大的差異,隨之導致了你的困惑和內心的巨大沖突,也就導致了你的各種心理疾病。其實自己本來是膽小的,但是卻要表現出勇敢,或者認為自己是勇敢的,這正是虛偽的表現,也正是不真誠的特征。面具就是一個很好的比喻,你的臉寫著膽小,但是你拿著一個面具,面具上寫著勇敢,于是別人以為你是一個勇敢的人,在需要你的勇敢的時候,大家要你付出你的勇敢,但是你擁有的是膽小。你想你能舒服嗎?就好比,你本來是個木匠,但是你卻說你是個裁縫,你不把自己手扎的到處都是針眼才怪。何必折磨自己哪?最后把自己折磨到了心理疾病的邊緣。我認識一個人,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內心非常自卑,為此他非常希望別人以一種“高人一等”的看法來看待他,于是他在一個領域到處吹噓自己是大師,其實本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領域的一個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他認為自己已經是大師級的人物了,這就是對環境的認知出現了問題,通過把一個簡單的東西認為很復雜而高深,而自己能夠做的不錯,來滿足自己高人一等的虛榮,其實只是內心長期壓抑的自卑在作怪。我們難道不是經常在生活中碰到這樣因目光短淺而夜郎自大的人嗎?
實際上,虛偽本身并不是一個天然產生的什么東西,它只是一種描述,描述的是“真實和表現不吻合”這個現象。一個人身上如果有這個現象發生,我們就會說這個人是虛偽的。就像我們前面說的,這樣一個虛偽的人,內心是沒有辦法平靜的,往往他們有著巨大的心理問題。但是正如它擁有“真實和表現不吻合”這個特征,你所看到的都是偽裝出來的表象,自然和它真正的情況不吻合。比如你看到某些人好像很開心,那是他想讓你看到“他很開心”,其實他們內心飽受煎熬,他們給藏起來了,他會盡可能的展示給你一些假象,這個現象我們經常用“一個人缺少什么,他就炫耀什么。”來形容。有的人會用另外一些方面的東西來補充自己某些方面的缺乏,比如有人通過炫富來吸引別人目光來彌補自我價值不足的感受。從表面上,這些人的生活富足而豐富,吃的不錯,過的也不錯,而他們有共同的特點就是有點虛偽,于是你可能會得到“虛偽”的人生活的都還不錯的觀點,或者更甚不虛偽你就無法生存在這個社會上,這樣的觀點。其實這樣的人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會經常做噩夢,實際上根據我的經驗,白天越虛偽的人,晚上噩夢越多。因為夢其實是我們自己的潛意識對我們自己本身和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的認知(是潛意識上的認識,而非我們意識上的看法。),夢告訴你真實的自己是什么樣,以及你自己的潛意識對當前生活或某些事情的真實看法。當你在夢中看到那個真實的自己的時候,一個虛偽的人自然會感到震驚和不舒服,因此噩夢連連,夜夜驚魂。比如,我有個朋友,表面看來是一個內心極其平靜的人,寵辱不驚,生活好像無法對他產生刺激,但是他經常在夢中夢到開車失控,或者被大卡車撞飛,這些夢其實是說他的生活已經失去了控制,而且生活中的某個具有能量的人對他有著巨大的沖擊。由于他總是掩蓋在自己的虛假的自我認識和環境認識之下,有一次我睡在他的身邊,在半夜他會用手指掐一掐我的臉,第二天我問他為什么這么做,他說當時想分辨一下我是真的還是假的。實際上經常欺騙自己的人會經常產生這樣的錯覺,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真實的認識,哪些是經過自己虛構出來的事情,這樣的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記憶力不好,原因就是很多記憶其實是自己虛構出來的,所以和現實不符,比如你覺得自己帶了鑰匙出門,但是實際沒有帶,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太容易虛構一些事情了。我上文提到的一個人,由于自卑作怪,總怕自己不好讓人評價,于是他會虛構出同伴的某種物品有哪些缺點,但是實際上他曾經無數次的見過那個東西,通過這樣的虛構,他可以保持自己的優越感,這樣的虛偽,生活中也經常可以碰到。
虛偽,讓心理產生問題,讓生活陷入泥濘,你還羨慕虛偽的人嗎?這樣的人縱有美酒佳肴,但是吃起來是味同嚼蠟。看看有些人雖然有錢有權,但他們有的人卻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去自殺,你就知道了他們其實再也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了,他們不惜結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想再忍受下去了,你就能知道這樣的生活有多痛苦。(不是說有錢人的生活痛苦,是虛偽的人痛苦;虛偽帶來的痛苦感受,對于有錢和沒錢來說,沒什么區別。)
那么是什么讓我們變的虛偽的?這個問題真的很遺憾,是我們的文明中的一些文化。當一個社會文化要求你成為這個社會中其他人的樣子的時候。他們就是在要求你帶上一個面具,他們告訴你不要在乎你自己原來的樣子,你要成為這個社會“有用的”那個人才,而那個有用的人才,不再是你。
做自己,接受自己,接受此時此刻的自己,不要再成為社會要求你成為的那個你,它,讓你一生得不到幸福。
越虛偽,越痛苦。
如果覺得好,記得關注我,接下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