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事情多,天兒又熱,有中暑的兆頭。
為了保證順利地過到周末,啟動了全方位保護模式。家里開空調,車上空調,到單位第一件事打開空調,臨近下班先打電話到家里讓小朋友提前打開我的房間的空調……還有一天吃兩次霍香正氣軟膠囊。現在是周五晚上9:26,一切安好、正常。
下午,有一段較清閑的時間。我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里閑暇無事,拿起電話騷擾了一下老楊,嚇了她一跳。這周她應該單位值班,也是堅守了一周了,很辛苦,午睡睡得久了些,讓我給“查”到了。本來是想鬧著玩的,結果一看真把老友給嚇到了,心里很過意不去,本來還要聊一會兒、鬧一鬧的,怕耽誤她上班的時間,忍住了,就此打住。
電腦看得頭痛,看書看得眼痛,我便開始尋找其他的興趣點。
房間里很安靜。這時候,我聽到了微開的窗子的縫隙里傳來的蟬鳴。
我站到窗前,向樓下望去。單位院子的西側是迎賓大道寬闊的綠化帶,綠蔭如蓋。院子里,樓下北側有一排梧桐樹。蟬鳴,應該來自綠化帶和梧桐樹。
遠遠地望去,綠化帶的植物遮擋出了一片濃密的清涼。窗外沒有一絲風,樓下的梧桐樹的葉子在熾熱的陽光的強力烘烤下一動不動。駐立間,窗外的蟬鳴愈發地響亮起來。高低頓挫,強弱有變,似一支樂隊在演奏。聽著蟬鳴,房間里顯得愈發地安靜了。正所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有人說,蟬是翅族中的隱士,高踞樹稍,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這樣一講,蟬似禪啊!
聽蟬,悟禪。房間里的我忽然覺得一下子心境澄清起來。
聽著美妙的蟬鳴,回到辦公桌前,從網上搜索有關蟬鳴的解釋。我想知道,蟬們在訴說什么。
百度了一下,找到了答案。對于蟬鳴有了更加科學的理解和認識。
網上是這樣介紹的:
蟬是用膜振發聲。發音器構造分為大小兩室。大室內有褶膜與鏡膜,小室位于體的內側,內有鼓膜,當昆蟲體內壁肌肉收縮,便振動鼓膜發聲,加之鏡膜的協助和共鳴室的反響,聲音就分外響亮。
會鳴的蟬是雄蟬,它的發音器就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層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由于鳴肌每秒能伸縮約1萬次,蓋板和鼓膜之間是空的,能起共鳴的作用,所以其鳴聲特別響亮。并且能輪流利用各種不用的聲調激昂高歌。雌蟬的樂器構造不完全,不能發聲,所以它是“啞巴蟬”。
雄蟬每天唱個不停,是為了引誘雌蟬來交配的,雄蟬的叫聲,雌蟬聽來像一首美妙的樂曲,在交配受精后,雌蟬,就用像劍一樣的產卵管在樹枝上刺成一排小孔,把卵產在小孔里,幾周之后雄蟬和雌蟬就死了。
由于季節的變化,樹枝枯萎,落到地面,被泥土深埋,卵才真正開始發育,并慢慢形成幼蟲(蛹狀)。幼蟲一般需要6個月至1年時間才能鉆出地面,變為成蟲。根據考證,有些幼蟲在泥土里可以存活6年之久才會鉆出地面蛻變。
…………
看到這里,我明白了。窗外動聽的蟬鳴原來是一支支一曲曲的情歌呢!
說起蟬蛹,應該就是我們常說的“知了猴”。對于知了有趣的記憶便上小時候粘知了、摸知了猴了……
想著蟬,思緒一下子又穿越到了童年的夏天。
童年的夏天沒有空調,電扇也是后來才有的。納涼消暑主要工具便是搖蒲扇。夏日的午后,大樹的蔭涼處,鋪上草席,孩子們躺在上面玩耍,婦女們則拿著活計坐下來,聊著天,看著小孩子,做著針線活兒……在孩子們玩得有些膩煩的時候,大人們便會從水缸里取出冰鎮的瓜果分給他們……
現在想想,忽然很慶幸自己生長在農村。離自然那樣近,樂趣那樣多。
坐在房間,靜靜地聽著蟬鳴,任思緒在陳年舊事中穿梭……
聽著,想著,燥熱的暑氣慢慢地退去,心情清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