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知不覺在廣愛已經呆了近三年半,真的像是眨眼而過。總是有朋友在聊天的時候問我:“龍,你還在廣愛嗎?”每聽到類似的話,總感覺從畢業到現在我在一家機構呆那么長時間,是一件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還有同學會問我:“你覺得廣愛怎么樣?”其實我不知道該如何去做回應,首先是標準不同,其次我也不明白問這個用意何在,是想聽我說不好,然后聽我吐槽,尋求慰藉嗎?
? ? ? ?從畢業做主管到現在做主任,帶團隊也有三年半了,身邊來來往往見過的社工不少,有不少甚至就是擦肩而過。在這期間,總聽到身邊有著各種吐槽,有吐槽機構的,有吐槽行業的,有吐槽制度的……或許我不該扒開這些個疤痕,就讓痛在暗處自我治愈,但是我又忍不住想揭開這個疤。
? ? ? ?吐槽的最多的,無非是薪酬。和當初的我一樣,也有很多社工問著同樣的問題——為什么同學在另一個機構拿的比自己多個幾百塊錢?其次就是晉升——為啥在一間機構做個兩三年,仍然是一線,同學基本一年一跳,現在已經主任了?還有就是比較性需求——機構怎么這樣呢?我問過其他機構都很好的,都不是這樣的。還有這樣的——機構那么多,我想去看看。還有各種吐槽的說法,在此也不能詳盡。
? ? ? ?我聽過一句話:“你想要的,時間都會給你”,可是我總覺得這句話是一種自我的安慰。時間并不能給我們什么,要說有,那就是衰老。我們想要的,終究不是時間給予的,而是自己爭取的。時間是可以拿來交換的籌碼,只是有人拿來換了氣自華,有人換了金滿屋,有人換了不得志,有人換了愁滿面……每個機構有著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今天吐槽著這里的不如意,明天會在另一間機構吐槽著另外的不如意。或許,機構真的有不足,可除了吐槽,除了跳槽,有沒有想過,可以通過行動去改變什么?我們想要號召社區參與,發動社區行動,可我們連去爭取改變的勇氣,陪著機構改變的堅守都沒有,那又何來促使服務對象改變的堅持不懈和點滴作用。如果吐槽和跳槽可以換來天下太平的話,百度貼吧就可以解決南海問題,智聯招聘就可以收復寶島臺灣。
? ? ? ?三年半的時間,給了有些人迷茫,給了某些人自信,我承認我在的機構在你的心中或許并不完美,但我熱愛它,或者說我熱愛這份事業。當一個人鐘愛某件事情,就會用心、用盡全力投入其中,忠誠、堅守不過是情到深處的表現。我承認我也覺得機構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只是我不是等著時間去沖刷,我知道,時間給不了改變,行動可以。我總記得一句話:“讀書不為功名,功名自至;為善不求福報,福報自來”。你想要的很多,時間給不了你,而情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