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求越深 ? 收獲越大
早上點評完班級作業,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按要求交作業,東倒西歪的圖片有之;未剪輯調為正面的圖片有之;沒有落款的作業有之;同個內容多交圖片有之;少交圖片有之;作業格式不吻合亦有之。
我就在思考這幾天反復強調,教授還專門為此錄制了作業輔導視頻,我在班群也三番五次強調作業要求和應有的心態,為何就沒有引起多數人的重視和實踐?是大家沒有關注群消息?是大家看不懂?是大家忙過頭、懶得看?還是……
我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有一點能肯定的就是,但凡班里作業做的好的都是在踐行“必勝秘訣”的那群人,對視頻內容吃的越透,對教授演示筆法記得越準越全,內求的越深入,寫出來的作業就越好,劉啟風老師是我們班最好的榜樣,寫的很不錯的廖陶潤老師如此,官蘭英老師如此,就連王躍榮老師先生的自評中都能明顯的看出“立竿見影”的效果。
勿畏難,勿輕略
廖陶潤老師在提交福字“示”字旁筆畫練習的時候是這樣自評的,“第一次的拿起毛筆寫作業。弟子規說“勿畏難,勿輕略”要做到這句話,真不容易。心里不斷覺得難,又告訴自己才開始要堅持練習!”
“心里不斷覺得難,又告訴自己才開始要堅持練習!”
學習書法是一個降伏其心的過程,教授說內求包含思維習慣和做事態度,我們遇事的第一反應是害怕、是排斥還是……?
廖老師在選擇了“勿畏難、勿輕略”,這一思想斗爭的過程是自己戰勝自己的過程,是內求的過程。
廖老師的作業能短時間取得成績與這有著莫大的關系。
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
管蘭英老師在周末提交的作業自評中說:邊看視頻邊練習,終于解決撇畫的中鋒運筆問題。在練習中慢慢體會教授所教的運筆方法,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雖然描的還是很拙劣,但感覺還是很美妙的!
官老師是位很為學習的老師,她說“邊看視頻邊練習,終于解決撇畫的中鋒運筆問題。”她肯定是看了多遍視頻,為了解決中鋒運筆問題特別放慢節奏,邊看視頻邊對應動作在熒屏前練習。這是由知到行,再由行獲得新知的過程,所以她能最后知其所以然。
立竿見影
王躍榮老師昨晚在群里發了他先生練習的作業,要求我點評,學員以外的作業我本可置之不理,但她能影響先生學習書法,邁向幸福優雅的生活,我不忍拒絕。
一看作業我就知道他還不夠投入,上升的空間還很大,我給開了先看完教授作業輔導視頻和《榜樣就在身邊》這篇文章結合自己作業寫50字以上的自評,我在給他點評。
結果不到五分鐘就發來自評了,效率特別的高,學習熱情更是高漲,神人啊,這視頻足足有20分鐘,再加上這篇文章的閱讀還有對照作業寫自評,怎么也得25分鐘吧。
不用說,大家也能想到這自評除了達到要求中的“自評”二字以外,其余的他都給忽略了。
為了達到教育效果,我不好意思的讓他重來了一遍,必須得符合要求。
這回不一樣了,連我都沒發現的問題他都自評出來了,如此深入骨髓的點評,細致到讓人無法相信他不是點評專家。
看完視屏和文章前的自評:
@帶班老師丘忱軍您好尊貴的丘老師,我是王躍榮的老公,我從小到大的毛病就是比較狂妄,沒有謙虛的精神,再有就是做事都是虎頭蛇尾,沒有什么一直堅持下來做的好的,唯一慶幸的是到現在還茍延殘喘的活著。想必這種性格在字中您也是略見一斑,有幸和我老婆一起學習書法實在是難能可貴,能和孩子們家人們一起成長,也是最開心的事情。懇請老師真愛賜教,感恩不盡。
看完視頻和文章后的自評:
@帶班老師丘忱軍看完了,結合吳教書給予的描紅視頻,我是沒有按照筆畫的順序寫字,挫筆時掌握不好力度,運筆后就收筆沒有用筆尖回峰,本來是疊了四方格,覺得手礙事,紙總來回動就沒有疊,以前也寫過一點書法但是沒有看到這樣細致的教法。謝謝老師。
為什么在短短半小時的時間里能有連個截然不同的自評呢?
在于審好題,按要求去做了,在做的過程安下心來就多了一份思考,多了一分收獲,歸根結底還是內求的結果。
開啟內求心門
無論會是劉老師、廖老師、官老師還是王老師愛人,可曾有人給過他答案?沒有。
那為什么他們都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這么好的效果呢?
就在他們在踐行“必勝的秘訣”——內求啊,因為內求我們就能不斷的剖析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與缺點,不斷求索,臻于至善。最佳答案,最佳方法往往都埋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最高明的老師莫過于幫助你發現,開啟內求的心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