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如果不懂匯報工作,你就默默干到老!匯報不得要領,無法讓上級接受和認同,就會失去很多機會。
匯報工作不是一種形式,匯報本身就是工作職責的一部分。學會正確地匯報工作,掌握工作匯報技巧的人,才能成為上司信任和依賴的對象。
而真正會匯報工作的人,都懂這三個底層邏輯,結合《向上管理:如何正確匯報工作》一書中的內容,我們具體來說說。
第一個底層邏輯:運用結構化思維
理清匯報思路,突出重點,簡明扼要
商業社會通用的邏輯思維就是金字塔思維,結論先行,重點突出,簡明扼要。這也是職場匯報通用的結構化思維。
在匯報之前,你需要理清匯報思路,準備匯報內容。以下9步能夠幫你理清思路:
第1步,確定人物
你準備匯報給誰聽?是一個人還是幾個人?
如果你要向一群人匯報,比如當著全公司的面做工作匯報,那么他們中誰才是你真正的聽眾?是你的領導,還是客戶?
只有確定了匯報對象,才能開展下一步的工作。
第2步,確定內容
匯報的內容是什么?
你知道自己要說什么嗎?有的人匯報工作時前后混亂,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表達什么。這就是沒考慮清楚就張口的結果。
匯報工作中有3個簡單的匯報模型:
模型1:Why—What—How,即分別描述事件/工作/項目的起因、內容和方法。
模型2:5W1H,即分別描述事件的內容、起因、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解決的方式或過程。
模型3:STAR模型,這是匯報工作進度最常用的模型,即交代背景、交代需要完成的任務、交代任務的完成情況和效果。
這3個模型可以應用于大多數工作匯報,能幫助你梳理過程,有條理地呈現匯報的內容,使你的匯報更有效。
第3步,確定重點
你匯報中最關鍵的部分是什么?
一次匯報的重點應該只有一個,而這個重點應該是能用一兩句話來表達清楚的。
第4步,確定邏輯
工作匯報的邏輯是什么?
基本的邏輯有:時間邏輯、事件邏輯、空間邏輯等。
比如,匯報工作的進展情況,你就可以使用時間邏輯,從過去到現在,選取幾個時間點來匯報。
邏輯的使用可以使你的匯報內容更清晰,展示得更直觀。
第5步,確定方式
應該用什么方式匯報?簡單、急切的內容,可以使用口頭匯報的形式。如果口頭匯報不方便,使用即時通訊工具也可以。
如果匯報的內容比較復雜,就需要用電郵來匯報,附件可以是參考的文件資料。
更復雜的內容,可能就需要你做PPT,然后通過當眾解說來匯報。內容的不同性質決定了你應該使用什么樣的匯報形式。因事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在不同的情況下,面對不同的人,你要選擇不同的匯報方式。
第6步,確定場合
在什么場合匯報?是單獨去領導的辦公室匯報,還是在會議上公開匯報?
第7步,確定時間
在什么時間匯報?匯報大概要花多少時間?匯報的那個時間是不是合適?這些點都要考慮到。
第8步,確定狀態
上司是否處在“聽匯報”的狀態?如果上司不在狀態,那么你有幾個選擇:如果是非常小的事情,可以拖一下,等他回到狀態了再匯報;要么用幾句話總結一下你要匯報的內容,然后申請隔日再匯報。但是注意:如果匯報的內容十分緊急,即使領導不在狀態,你也要把他“拉回狀態”。
第9步,確定被接受的可能性
上司能否接受你的工作匯報?如果上司不會接受,那么他不接受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上司不能接受的問題?
理清思路之后,如何表達呢?上司的時間寶貴,在匯報的時候要分主次的先后順序,不但要精練,還要能夠引起你上司的興趣。你一定要知道,上司關注的是哪個工作、上司想先聽哪個工作。有幾個原則要牢記:
強調緊急的。
強調重要的。
強調和上司利益關系密切的。
強調上司關心的。
有三種順序供你參考:
第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匯報:
比如說,當你匯報業務時,你可以先總結過去的一個季度的表現;然后再分析當前遇到的機遇和挑戰,總結要點;最后對下一季度進行展望,對需要改進的地方加以闡述。
第二種,按照影響力排序匯報:
先說影響重大的因素,然后說次要的。
第三種,按照溝通對象的關心程度匯報:
先說溝通對象最關心的問題,再拋出其他問題。
匯報時,盡量采用“總分總”的方式,先總結,再分別描述,最后再總結。
匯報的結果最重要,要學會把你匯報的內容歸納出個一、二、三來。可以這樣對領導說:“領導,我向你匯報三個工作:第一項是……,第二項是……,第三項是……”然后觀察領導的神情,領導在聽哪件事時表現得比較專注,你就著重匯報哪個內容。
這里面最重要的是運用三點邏輯:學會分層次匯報,濃縮的才是精華。三點邏輯的精髓在于總結和歸類,三種方法、三個時間、三個方面、三種方位、三個工作……把內容分成三塊來闡述,就是三點邏輯。
任何事情都可以總結出個一二三來,你在說話的時候、匯報的時候,甚至思考的時候,都應該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用“一、二、三點”來說話、匯報、思考。
第二個底層邏輯:看人說話
了解上司的性格,用對方喜歡和受用的方式匯報
工作上首先明白一點,是你適應上司,不是讓上司適應你。因為上司不是你選的,而是公司組織選的。
適應上司就需要充分了解你的上司是個什么樣的人。
你的上司是喜歡支配和領導,帶領團隊沖鋒陷陣?還是喜歡影響他人,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團隊成員士氣大增?他是穩健型領導,通過嚴格執行程序帶給團隊安全感和高效?還是支持型領導,在服從規則的同時,支持整個團隊奮進,成為整個團隊堅實的后盾?
我們可以用DISC人格特質來判斷你上司的類型,這有助于你了解他的價值主張、驅動力、工作偏好和對下屬的偏好。
所謂DISC人格特質,是指人的性格基本可以分為四種:
D——Dominance(支配型),行動力強、以結果為導向的性格特征;
I——Influence(影響型),性格溫和樂觀、以人為主的性格特征;
S——Steadiness(穩健型),以程序為主、做事嚴謹、精細的性格特征;
C——Compliance(支持型),以服從規則為主、樂于支持他人的性格特征。
應對不同類型的上司,你需要充分了解他的性格特型,然后根據需要去改變自己,去適應他,和他實現最優互補。
支配型(D型):結果導向
支配型上司是天生的領導者,他們的價值取向只有一個,那就是結果導向。他們的工作模式是以問題為主,以結果為唯一目標,勇往直前。們直截了當、控制一切,獨斷專行,同時是“指揮者”和“支配者”。在工作上追求的是結果和成就感。
他們常常會說的話是:“結果呢”“成果是什么”“下一步的行動是……”“我們的目標是……”“應該如何做呢”,等等。
和D型上司溝通,必須要簡單、直接、有問必答。你需要做的是以下幾點:
1.直截了當:支配型上司把效率和結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你越直接越好,否則會被視為耽誤他的時間。
2.隨時讓他掌握狀況,及時匯報:如果你的上司事無巨細都要了解、經常要求你向他匯報現狀,那么他一定是D型上司,D型上司對掌控自己和他人的權力非常執著。
3.拿出結果:不要帶著問題去找他,而要帶著結果去找他。任何工作你都要卓有成效地完成,他喜歡能夠直接帶給他結果的下屬。
4.能夠處理他照顧不到的細節:D型上司的開創性使得他做決策時非常果斷,但是這種果斷也常常會使他疏忽細節、忽視弊端。作為D型上司的得力助手,你需要在他做決斷的時候,幫助他準確衡量利弊得失,并提醒他注意可能忽視的細節。但是注意,你需要做的是輔佐他,而不是反對他。
5.不要虛飾:如果沒有實際的成果,那么就直接承認,不要用好聽的話來修飾,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到了……這個失敗的教訓給我們帶來了……”等。與其說這種話,不如直接說“下次我一定會拿出結果”,這樣反而會因為沖勁十足而更容易得到D型上司的欣賞。
影響型(I型):樂觀的社交者
I型上司即“影響型”上司,性格非常爽朗、待人友善。在I型上司手下工作的你是非常開心的,因為他們喜歡營造一種輕松的、以人為本的工作氛圍。
I型上司喜歡影響他人而不是掌控他人,他們喜歡交際和溝通,強調互動。他們最大的驅動力是社會認同——在工作中,他需要上司、同事、客戶和下屬的認同(人的認同),需要時刻感受到自己是受歡迎的。
但是I型上司的抗壓能力較弱,遇到難題時容易逃避和陷入混亂。他注重工作中的人甚于事,喜歡交友和溝通,容易親近。
和I型上司溝通,你要做到以下幾點:
1.尊重和認同他:I型上司喜歡討好別人,友善就是他們的標簽,但是I型上司喜歡討好別人的同時也更需要他人的認同。在DISC四種性格特型中,I型上司是最渴求別人認同的。
在I型上司手下工作,你需要多多贊美他,經常表達你對他的認可和欣賞。雖然他是你的上司,但是他仍然非常需要來自下屬的肯定。
2.能夠找到重點和進行充分的邏輯思考:I型上司的腦子非常靈活,工作中點子也多,但是容易流于表面。他們善于提出問題的解決辦法,但是有時他們的解決辦法并不完善,因此能夠補充他的解決方案的下屬是被他喜歡的。
3.能夠把工作計劃貫徹到底:I型上司性格自由、不喜拘束,有時他的工作風格會顯得缺乏動力和行動力,優秀的下屬能夠彌補他的缺陷,協助他將工作計劃貫徹到底。
與I型上司溝通,你需要格外照顧他的情緒需要,注意到他的情緒起伏,并照顧他的榮譽感和被認同感需要。
穩健型(S型):完美主義者
S型的上司是高標準的完美主義者、純粹的理性者,他們注重程序和邏輯性,擅長分析和思考,講究細節。把事情本身做好是穩健型上司工作中最大的驅動力,這里面絕不含有感情因素。
S型上司喜歡精確、穩定、有邏輯的做事方法,在向S型上司匯報工作時,要能夠提供完美的說明和詳細的數據。
配合型(C型):配合支持他人
C型上司是服從者,他們服從的是組織和規則。他們非常喜歡規則和程序,絕對遵守紀律。
和C型上司溝通,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能夠給出明確的規則和完善的資料:D型上司需要的是工作的結果,而C型上司更重視工作中的規則、流程和過程(不是說其不重視結果,而是其更強調做事需要符合規則)。
為C型上司匯報工作時,一方面你要能夠提供完善的資料給他,另一方面你要能夠抓住重點。這就需要你靈活變化了。
2.精確完美的品質:C型上司注重品質,他不喜歡馬馬虎虎的行為模式。如果你要遞交工作結果給C型上司,那么最好做到完美再給他,不然會被他打回來重做。
3.能夠提供大量的數據和資料供他決策:C型上司是團隊中解決問題的高手,他們擅長分析、對比問題,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們會花大量時間去搜集和對比數據資料。作為C型上司的下屬,你最好能夠在他要求之前就協助他做到這一點。
雖然我們將人的性格分為D、I、S、C這四種類型,但是實際生活當中,每個人身上都包含有這四種性格,只是每種性格所占的比例不同,沒有一個人是單純只有其中一種性格的。把握上司的主要性格特質,迎合其性格,注意上述技巧,就能事半功倍。
總結一下:
D型性格的人喜歡直來直去,當你面對這種類型的上司時,就要順應他的性格,多和他討論結果和效率,多談談有關“What”的內容。
I型性格的人總是能保持樂觀開朗的性格,和I型上司相處,你要多體察他的情緒,同時多和他談論有“Who”的問題,問他:“還有誰在參與這個項目?”“還有誰支持這個決策?”人永遠是他的關注點。
S型性格的人很容易被他人所信任,你要體察S型上司的遲疑和耐性,多跟他談論有關程序和步驟的內容——下一步的計劃是什么?我們如何達到目標?即多談“How”的問題。
面對C型上司時,更重要的是要多回答他的疑問。要注意多和他談論有關“Why”的問題——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第三個邏輯:建立匯報機制
與你的上司形成有效的工作匯報機制
匯報工作是一個長期的事情,不是匯報一次兩次就完的事。掌握了匯報的思路和說話方式,還要建立起完善的工作匯報機制。
建立匯報機制的意義在于:讓你的上司時刻保持心中有數,對你的工作情況永遠處于放心狀態。這同時也是匯報的價值所在。
如果你缺乏主動匯報意識,沒有及時匯報問題或提前匯報,不知道何時匯報,該不該匯報,就是沒有建立匯報機制。任何上司都不會喜歡一個沒有建立起完善工作匯報機制的下屬。
由此可見,有效的匯報機制,包含多久匯報一次,匯報什么內容,如何匯報等,通常有效的匯報要做到對以下5個內容進行主動匯報,日程做到簡單化、習慣化、定期化。這5個內容包括進度、需求、業績、意外和困難、建議和規劃。
進度
你的上司把一項工作交給你,那么你就有義務在工作過程中向他匯報進度。如果工作有了新的進展,那么可以隨時匯報。順利的話,可以按照既定節奏去匯報,如果不順利,則需要及時反饋和匯報,如果需要申請延期,更應提前申請,并說明延期的原因和時間。
需求
多數工作不是你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你可能需要申請人力或者物力來支持你的工作,這時你就需要向自己的上司匯報你的需求。
但是要注意,匯報需求是你的義務,是否同意你的需求卻是上司的權力;如果上司不同意你的請求,你就該找別的辦法。
業績
匯報業績分兩種情況:業績完成;業績未能完成。
如果業績完成了,直接匯報即可;如果業績沒有完成,就需要說明業績目標是多少,實際完成了多少、還差多少,沒有完成的原因是什么,這個問題是不是能夠解決,目標的時間是什么。
意外和困難
遇到困難和問題要及時匯報,遇到意外情況也需要第一時間匯報。任何時候都不要隱瞞你遇到的困難,不要期望你能自己默默解決;即便你可以自己解決,你的上司也有知情權。
建議和規劃
這里的建議和規劃可以是工作上新的建議和規劃,也可以是對現有工作情況的改善意見。在匯報建議和規劃時,應該把使你產生建議的原因描述清楚,同時說出你的建議和它能夠帶來的好處,而不是盲目匯報。
上級時間寶貴,事務繁多,匯報要避免長篇大論和復雜描述,要盡量簡單明確。下面列出了匯報機制的5個內容,每個內容對應一個模板,是你要掌握的簡單匯報形式:
總結以下,本文講了學會匯報的三個底層邏輯,一是運用結構化思維理清匯報思路,組織語言,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簡明扼要。二是看人說話,了解上司性格特質(DISC型),在結構化組織匯報內容的基礎上,采用對方喜歡的方式和側重點進行匯報。三是進來有效的匯報機制,讓匯報成為一種習慣,也成為你職場晉升的一把利器。記住,不會匯報,你就默默干到老!
作者 :廈九九,上市公司品牌總監,職場二寶媽,成長學習博主、頭條號簽約作者,寫作教練,《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寫走心的成長感悟、實用的職場分享、高效的寫作技巧,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