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芳華》描述了特殊時期的青春故事,兩個善良的人-劉峰與何小萍。他們生活在部隊文工團,在集體生活中被誣陷和排擠,下放到連隊基層。歷經戰火紛飛,劉峰失去了一只胳膊,而何小萍精神受到刺激。盡管如此,兩人帶著不同程度的創傷又走進了社會的改革大潮中。
影評說這是馮小剛導演不再追求商業價值而更加遵從內心的一部作品,是繼《陽光燦爛的日子》之后又一部描寫青春可圈可點的影視創作。有關青春的記憶,尤其是父輩的青春,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文學作品都是百花齊放。
?
一曲信天游,我們來到了大西北。
路遙的代表作品《平凡的世界》,雖然描寫的時代也包含特殊時期,與當代文學作品的傷感文學相比,卻不僅僅是“傷”,更多的是化“傷感”為“力量”的勇氣。我們從作品中讀到了更多的是“力量”。
《平凡的世界》作品中的靈魂人物-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出身貧寒農家。少安小學畢業就回家務農,少平則勉強念完高中。生活的艱辛過早的在他們面前露出猙獰的面目,少安為了生活一路放棄,先是放棄學業,再是放棄愛情,后來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積極創業;少平則是為了心中不熄的理想之火主動去吃苦,從讀書時吃不飽到畢業后去攬工、去銅城做采煤工,無論是上學還是工作都沒有放棄精神食糧:再苦也要讀書。
《平凡的故事》這部作品我已經讀過三遍,而《芳華》卻是昨天才補看的。雖然已經上映很久,我卻沒有抽出時間。青春的歲月已經遠離我匆匆前行了,我的青春與眾多的青春沒有什么不同,更多的記憶是讀書還有茫然。
要說悔也是有的,大學在專業的選擇上并沒有從興趣出發。讀書期間也沒有細致的規劃,只專注專業課的學習,興趣的培養也是虎頭蛇尾,暈頭暈腦的過了四年。有時候回想,如果當初選擇中文相關專業結果會怎樣?
關于青春,我們如何安放?
青春短暫,匆匆而過。我們在擁有青春時渾然不覺,一旦失去便萬般珍惜。可是有些事卻無法回頭:《芳華》劇中那個落井下石的林丁丁,移民澳洲午夜夢回的時候,會不會記起那個默默愛你卻被你傷到最深最痛的“活雷鋒”?為了生計而忙碌的孫少安,會不會在百忙之中想起無限美好的初戀—潤葉?還有神經錯亂的何小萍,隨音樂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是記起那段艱難的歲月,還是安慰因戰爭死傷的戰友?而我的中文和寫作的興趣也無法從基礎學起了!
?迷茫、懵懂的青春,已經回不去了。多年以后少安對潤葉說,我們之間的感情就像孩子掉的乳牙,再也按不上去了。即使有“悔”,也要把“悔”悄悄的處置。也許我們在青春期遇到的誣陷和排擠,是日后步入社會的一場生動課。我們在青春歲月里放棄的愛情和機會,是命運給我們開啟另一扇窗的暗示。我們的青春無論怎樣呈現,都是個人生命中的唯一不二的最好演繹。
?補!趁我們還有時間。有一句諺語: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和現在。我們在青春期做錯和錯過的事情,趁還有夢想和力氣,我們就去補救。人都會老去,時間有情會撫平傷痛,時間也無情,他不會原地停留。當老去的時候回憶往事,希望能有條件的做到“無悔”!
?雖然年齡上不再青春,但我們心靈上可以永葆青春。積極的心態和持續學習的行動,是我們永葆青春的秘笈。積極心態很重要,日子過的好壞全靠心態。當劉峰和小萍再次相見,劉峰說過的好不好,看與誰相比,我與那些長眠于地下的戰友相比,要好很多;當戰友們再次相聚,只有從劉峰和小萍的表情和談吐中體會到更多的知足。是啊,經歷過生死一線之后,無論生活怎么艱辛,卻也是幸福。持續學習的行動則是立足社會的根本,對世界永遠保持好奇和新鮮,力爭做一個永遠的小學生。如同孫少平,無論外界條件如何艱苦,他都能夠持續學習和輸入。
?青春雖然易逝,如此安放,我們才能做到芳華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