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偶然聽朋友說起,他的博士師兄去嫖了。他說他很驚訝,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因為他說他從這樣的地方路過時都會臉紅。
我卻也是吃驚,吃驚他為何要驚訝?我不知道他是驚訝嫖妓在倫理道德的章法中是錯誤的?還是驚訝這個師兄做了他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我無從得之,我也不會再問。
我覺得這不過是錢貨兩清的一場交易罷了。女子需要錢,男子需要性,就那么一拍即合的交易罷了。
曾經,我也和很多友人討論過這個問題,不少人給出的答案是:想。而我的答案亦是想。
沒理由,就是沒有去過,好奇想去看看。
事實是,我似乎也去過幾次紅燈區。
記得有一年的夏天,好朋友在一個洗足中心做收銀員,我去那里找他,并在那里呆過那么幾個小時,也算管中窺豹過。
我去的時候,好朋友正在上班,他讓我去休息室等他。在他帶我去休息室的路上,一路香色,好不美麗。有穿吊帶短裙睡衣的女子帶著清香走過、有濃妝艷麗穿著露背大紅裙的女子坐在巷道、也有穿著制服的女子在過道旁抽煙,我傻傻地看著這些女子,并回以她們微笑。直到到了休息室,看著休息室對面的房間,清一色的絲襪女子,我才反應過來,問:“她們怎么穿那么少?”
“她們是做那個的。”朋友很含蓄地解釋了他們的工作。
那時,我想我對這話似懂非懂。
直到我在學校認識的一位女生,我眼看著她從一位賢良淑德的學姐變成一些豪車上的陪笑常客,才明白世事無常,生活多有所迫。她父親在她大三的時候,患了尿毒癥,母親撇下她和正在念高中的弟弟一去不復返,為了供弟弟讀書和給爸爸支付昂貴的醫藥費,她從此步入了這個“高收入的行業”。她不得不讓衣服和裙子越來越短,不得不涂上口紅,踩上高跟鞋奔走在學校周圍的旅館。我問過為什么,她只回了我一句:“我現在就需要很多錢,這樣才能滿足。”
“以后呢?別人怎么看呢?”
“我不能看著我爸爸沒救和我弟弟失學,這就是選擇。”
到后來,似乎讀過一些書,講人性或者講人倫的;又或者講道德的;再或者說愛情的;都無可避免地指責這些出賣身體的女子或者譴責這些去發泄欲火的男子。
我卻不以為然。
《論語》中曾說:“食色,性也。”簡而言之,就是儒家大師說:“吃飯和性事是人的本性。”大部分這樣賺錢的女子是為了解決吃的問題,而一部分男子這樣去嫖只是為了解決性的問題。比起那些坑蒙拐騙的女子,這類女子至少有過付出;比起那些為了上床去欺騙別人感情的男子而言,這類男子似乎更干脆。只是,這些討論都要拋開當事人無伴侶的情形。
當然,我也不對這樣的行為持支持的態度,只是各自的選擇而已。因為背后的故事各不相同,只是相較而言罷了。
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我們大可不必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譴責或者去議論。
也許我們不是非要正面面對的選擇題是“你想去紅燈區嗎?”可卻經常面臨這樣相似的問題,總害怕自己太“出格”而被指責,其實不然生活都屬不易,遵從本心就好。
順應本心,選擇你愛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