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鑾鼻燈塔
誤入軍事基地
在墾丁欣賞日出的最佳地點莫過于龍磐草原,龍磐草原毗鄰公路,騎著機車就能到,從船帆石開車過去要30分鐘。
墾丁的景點指示牌都做的很小,說明大家視力都很好,保證能夠開著車都不會錯過。
起晚了,連續(xù)三個鬧鐘都被按掉也沒能喚醒裝睡的我們,出發(fā)的時候,天已經(jīng)微亮,心也涼了半截。沒來過這里,不知道龍磐草原在哪,看見一條略窄些的水泥馬路就開了上去。到了坡頂視野開闊,太平洋就在1公里之外。
真是太棒了,我們迷路了,要在大陸景點,鋪天蓋地的廣告牌和各種小攤販、涌過來的票販子立刻就能讓你知道來對了地方,這個鬼地方荒無人煙的一點標識都沒有。
龍磐草原地形獨特,在海拔上百米的石灰?guī)r上,面向太平洋,視野開拓,非常適合看日出、觀星空。
只不過我們來的地方不是一個好的攝影點,明早要起得更早一點。
我正看著千米之外的太平洋發(fā)呆的時候,三毛在后面喊,你看,你看!
我頭也沒回沒好氣的說,看什么,月亮的臉偷偷的在改變嗎?
三毛用帶著顫音說,不是,不是。
我感覺到不對勁回頭一看,What up!后面怎么會個軍事基地。
前面一排三角鐵絲障礙,后面是關(guān)上的鐵欄桿大門,再往里就看到一排排的營房。這應(yīng)該是一個廢棄的大門,我準備用相機拍幾張,轉(zhuǎn)念一想,萬一有哨所發(fā)現(xiàn)我們,會不會把我們當軍事間諜抓起來。證據(jù)確鑿,直接嚴刑拷打。就是不知道哪個軍事間諜會這么明目張膽用如此顯眼的作案工具。
既然這樣還是不拍了,正準備上車,突然聽到一聲低沉的吆喝,喂,你們是做什么的,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循著聲音望去,一個不知道從哪出現(xiàn)的身著軍裝的人拿著一把登山杖對著我們。
真是害怕什么來什么。我和三毛心中都懊惱不已,在人家基地面前鬼鬼祟祟,被人逮個正著,這下完了蛋。接下來應(yīng)該是直接被捕,然后不用嚴刑拷打我們肯定會招,再接下來就是通知大陸親人,再上個新聞小報標題我都想好了《兩大陸游客疑似間諜被控制住》。
在這電光火石間,我已經(jīng)轉(zhuǎn)了無數(shù)個念頭,甚至已經(jīng)想到了人生灰暗的結(jié)局。
但是,不對啊,這是個廢棄的軍事基地,按理說不應(yīng)該有人才對。他手里還拿著登山杖,這是國軍的最新裝備嗎。
三毛說,我們是游客,天知道這是什么地方,迷路了這是。
對方扔掉登山杖,快步走過來伸手要握住三毛的手,嘴里還說著,你們要害怕,也不要解釋,我什么都知道,總算把你們給盼來了,你們是來收復臺灣的吧。
為什么要牽三毛的手,因為我拿著腳架和相機,手空不出來呢。
三毛后退一步說,你神經(jīng)病吧,還收復臺灣呢。
我正準備拉上三毛趕緊跑路,這時候有一輛救護車車上來山坡,車子迅速剎車停在我們身邊,門打開之后幾個白大褂涌了出來,一把抓住那個身著軍裝的人帶回車里去了。
其中有個看上去像是頭目一樣的人上車之前看了我們幾眼,我們嚇得哆嗦了一下。別誤會我們啊,進了精神病院可真是百口莫辯,光那一句千古難題你就回答不出來——如何證明你不是精神病。
我對三毛說,還真給你說對了。
我們圍著基地外圍轉(zhuǎn)了一圈,發(fā)現(xiàn)之前我們的判斷錯誤,這不是一個廢棄的軍事基地,里面還有嶄新的營房和站崗的士兵。
啥也不要說了,立刻開車離開。
曾經(jīng)世界第一武裝到牙齒的鵝鑾鼻燈塔
鵝鑾鼻燈塔是臺灣最南端的地標之一,在百多年前,因為附近很多暗礁,外國人船只經(jīng)過很容易觸礁,在美國和日本政府的強烈要求下,我們強大的清政府勉為其難建了這樣一個燈塔。當時臺灣還有很多原住民,為了防止原住民入侵,清政府花了20萬兩白銀,把鵝鑾鼻燈塔武裝到牙齒,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
只可惜如此厲害的燈塔在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離臺,恒春縣知府秘密下令摧毀燈塔,如今見到的燈塔是后來日本在臺灣殖民期間重修的。
這是臺灣八景之一,來臺灣不來墾丁,似乎不好意思說自己來過臺灣。來墾丁不來鵝鑾鼻就更不可能。在臺灣的景區(qū)門票令人想象不到的便宜,比如鵝鑾鼻如此出名的景點,門票只收40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8元。
說起來深圳的仙湖植物園門票還要15元呢,這足以說明祖國大陸的生活已經(jīng)很富裕,生活水平很高,我們非常驕傲。
鵝鑾鼻燈塔只能在外部仰望,我用裝上魚眼鏡頭的單反對著自己以燈塔為背景自拍了一張照片,實在是太丑了,不要誤會,我說的是燈塔。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白沙灘日落
白沙灘是李安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最后那只老虎爬上岸的取景地,電影中沙灘白凈,空曠安寧。等我到這的時候,感覺來到了深圳南澳西沖海灘一樣,哇哦,到處都是人。
現(xiàn)實再一次無情的擊敗我內(nèi)心中的幻想,這時候拍出的照片如果不加說明,大家都會以為是深圳大梅沙海濱浴場。我選了一塊礁石跳過去,想在海邊的礁石上避開那些歡樂嬉戲的人們。用慢門拍攝海水和落日余暉,興許能帶來不一樣的感覺。三毛在后面喊我,不要想不開,掉到海里器材就會完蛋。
礁石很滑,三腳架因為常年浸泡海水,已經(jīng)有一點腐蝕。架完三腳架,像做一件及其神圣的事情一樣,我神情莊重的把濾鏡系統(tǒng)裝上去,生活需要儀式感,攝影也需要。
我聽見人群在身后各種吵鬧,這里不像攝影圣地,周圍都是用三腳架拍攝風光的人,有一種孤獨感油然而生。海水一遍遍的沖刷礁石,我需要抓緊時間趕在漲潮之前拍完。
一張慢門照片通常要花費兩分鐘以上的時間,所以即使是一刻鐘,也拍不了幾張照片。我趕在潮水淹沒我之前,跳回到沙灘上。
再見,下餃子的白沙灘。
可以擠出下一代的墾丁大街
來墾丁的人必然都會去墾丁大街,夜幕降臨后,這條街道就成為人的海洋,人貼著人,如果不是置身于大街上,會以為自己在擠上班高峰期的地鐵。
街道兩邊有各種臺灣小吃,大多是油炸食品,對于要健身控制飲食結(jié)構(gòu)的人來說這條街有毒,萬萬不可久留,到處洋溢著油炸香味,雖然知道那些都不健康,但忍不住還是花錢買了些來嘗嘗。
在后來的行程里,臺灣的夜市基本上賣的小食都差不多,在福建廈門等地也都有類似的。像臺北士林夜市、寧夏夜市等等,還有臺東、花蓮這些地方的夜市,不去也行。
順便說說臺灣的711便利店,便利店占地面積不小,里面應(yīng)有盡有,里面有報刊雜志、快餐和便當、零食和飲料、生活用品、衛(wèi)生間、餐桌,如果有人要生個孩子下來估計這里都能搞定。
恒春海角七號的文藝氣息
人們知道恒春,是因為一部臺灣金馬獎電影《海角七號》,影片中的恒春,猶如烏托邦一般的存在,失意者的夢想鄉(xiāng)。這部文藝愛情電影滿足了文藝青年們的所有精神幻想,文藝青年們不遠千里來到恒春,就是為了到電影中的取景地民宿“阿嘉的家”去瞻仰一番,就像穆斯林一生中一定要去一次圣地麥加朝拜一樣。
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這是電影《海角七號》一句臺詞,但實際上我沒有看過這部電影。
“原本以為我能將美好回憶妥善打包,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我能帶走的只有虛無。”
我似乎也沒有去阿嘉的家,印象中這一段是模糊的,不可信的。因為八月份的臺灣墾丁實在太熱了,仿佛在太陽下戶外多待一秒就會被太陽曬干一毫升水分。
我和三毛怎么看起來都不像文藝青年,自然不會去阿嘉的家打卡簽到。
而且吃飯比什么都重要,開著車在恒春鎮(zhèn)上到處亂轉(zhuǎn),終于找到一家看上去有炒菜的餐廳,我們已經(jīng)受夠了天天在便利店里用微波爐熱快餐,在臺灣南部和東部,對我們來說,吃飯是個大問題。
一半在海里的臺灣國立海洋博物館
臺灣國立海洋博物館門票僅需要50元人民幣,占地面積很大,如果真要認真逛下來,一天時間才剛好。這座海洋博物館建筑在海里,其中里面還有一部分是在一艘沉船中,游覽博物館的海底隧道要經(jīng)過這條沉船。
讓人詫異的是沉船里居然還提供住宿,不知道夜里頭住在沉船中的甲板區(qū)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我也不知道那些愿意住在令人壓抑,不知道有多少故事的沉船殘骸中的客人的想法是什么。
海洋博物館中有長達81米的海底隧道,通過海底隧道可以看到活體珊瑚,隧道有330度的環(huán)繞海景,由淺至深一共有三段,第一段隧道里,可以在飛鳥般掠過的魟魚影下休息;第二段隧道里能仰望著珊瑚的倒影;第三段隧道里如果夜宿可以被晨曦與印入眼簾的熱帶魚叫醒。
夜宿海洋博物館的人們可以直接睡在海底隧道里,看著海洋生物在頭頂和周圍游來游去。換做我是萬萬不會睡在這里,想著這是在海里,我又不是魚類,就有一種莫名的對海洋的恐懼。
國立海洋博物館,來墾丁請不要錯過。
墾丁風光
上一篇
請等待下篇《臺灣八天自駕游——從臺東到花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