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所度過的平凡日常
也許就是一個個奇跡的連續
1.近日,一出“變臉”深深觸動了我。
視頻片段里,一個外賣小哥,
不知怎的,正肩膀聳動,悄悄抹淚,
可就在下一秒,
許是注意到有人在看他,
轉過頭來,
還紅著眼眶,
眨了一下眼,就換成了一副笑臉。
很多人因為這個笑容被治愈:
還能笑著面對生活的人,
運氣都不會差。
這讓我想起前兩年一個外賣小哥的故事——
在與一騎摩托的大爺不期而撞,
打翻一車啤酒后,
他沒有呼天搶地,
倒是就地蹲著與大爺舉瓶對飲。
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其實還有很多,
是他們沒心沒肺么?
或許應該這么問:
為什么有的人在面對生活的挫折時還能笑得出來?
2.誠然,生活總有被我們吐槽的理由,
但同時,誰又不是一邊吐槽,
一邊繼續加倍熱愛這生活呢。
畢竟,很多時候,
一件小事,就能讓我們自愈。
導演畢贛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他當年待過一個劇組,條件很惡劣,
每天工作結束之后,
唯一的念頭就是第二天不干了。
他是怎么堅持下來的呢?
原來劇組旁邊是一個加油站,
每天早上六點半,一輛一輛大卡車司機就會大喊著“加油!加油!”前來。
每次聽到之后,他都“虎軀一震”,
精神上的陰霾一掃而空。
看到了吧,
其實,我們都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脆弱——
人生的不如意總會不期而遇,而一件小事也會讓我們在下一秒原地復活。
很喜歡莫泊桑的一句話:
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3.大家應該都學過王建平的《坐井觀天》,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后來改寫了文章的結尾:
小鳥說:“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青蛙說:“這井太深,我根本跳不出來啊。
所以對我來說,天就是這么大。”
小鳥說:“那你太可憐了,
要是像我一樣有雙翅膀就好了。”
青蛙說:“我不可能有你這樣的翅膀,
所以能看見井口大的天空,就已經很幸福了。”
為什么這么改寫呢?
我是這么理解的:
人的成長就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不與自己的平凡為敵的過程。
沒錯,你我皆凡人,
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遂意,
雖然我們都學不會無敵,
但我們終究都學會了自愈。
4.我們是怎么自愈的呢?
看到過這么一個問題:
在你最無力的時候,
你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一個回答獲得高贊:
我會再看一遍《灌籃高手》,
直接跳到安西教練的那個片段,
聽他說那句話:
直到最后一刻,都不要放棄希望。
一旦放棄的話,比賽就結束了。
不正是如此么——
人生,不是看到希望才會堅持,
是因為堅持才會看到希望!
很喜歡里爾克的一句話:
哪有什么勝利可言,挺住就意味著一切。
而我們,就都是這么自愈的——
沒有人的生活會是一帆風順,
但你選擇不放棄,就沒人會打敗你,
也正是那些打不垮我們的,
讓我們更加強大。
5.俞敏洪寫過一篇《相信奮斗的力量》,
文中講了他一段經歷。
高中時,他的老師對全班同學說:你們在座的,沒有一個能考上大學,以后一定都是農民。
很多同學就這樣相信了。
不是中途退學,就是考一次就放棄了。
但是俞敏洪不相信。
他只相信努力和奮斗終會有回報。
所以考了一次不成,就考第二次,
不行就考第三次……
最后終于考進北大,人生從此改變。
毫無疑問,俞敏洪也是一個有自愈力的人——
永遠相信相信的力量,
永遠懷揣心愿——
并保持樂觀,
畢竟,你相信什么,
就會看到什么,并得到什么。
6.作家三毛,曾經接到一封信,
署名是“一個不快樂的女孩”,
信中的字里行間,文如其名。
這里,節選一段三毛的回信:
如果是我,第一件會做的事情,
就是布置我的房間……
如果我是你,當我發薪水的時候,
我要給自己用極少的錢,
去買一件美麗又實用的衣服……
我可能去青年會報名學學語文、插花或者其他感興趣的課程……
你看,如果我是你,我慢慢的在變了。
看懂了么?
那些真正有自愈力的人,
從來不會等待時間治愈自己,
而是一邊改變,
一邊催促著時間給我們答案——
盡管生命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的過程,但從當下親手重建自己的生活,
從來都是治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7.曾有人說:
成長,就是逐漸不再相信超能力的過程。
其實讓我說,成長,就是我們都逐漸擁有了超能力——自愈力。
我們是平凡的人,
我們擁有平凡的心愿,
在生活的任何波瀾前,
我們都能保持微笑——
人在笑的時候,是不容易被打敗的。
心愿伴我們成長,撐我們向前,
努力實現心愿的人都是生活的強者,
致敬每一位平凡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