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
吹毛求疵的老板,尖酸刻薄的同事,挑剔抱怨的顧客,乃至拖延搪塞的供應商.....遇到其中一個,恐怕就要毀了你一整天的心情。
更糟糕的是,很多時候,事情不會因為你焦頭爛額變得更好,反而有可能滑向更壞的方向,這就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有人說,要處理事情,先要處理心情,其實,所有不那么美好,很折磨你的事,究其源頭,都還是來自于人。
所以,與其說解決困境,處理棘手的事情,不如從根本上說是要搞定人。
這就好比精心種花花不開,責備花是沒有用的,你要先研究澆水、施肥、土壤和陽光等等是不是有問題。
放在職場上和生活中,也就是你要從源頭上找找,是哪些人帶來了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今日的小說故事,見識其中一種困境和難以相處的人。
本期劇場 《念春歸》
01
慕家詩書傳家滿門清貴,母親病逝,慕元春和兄長在外祖羅家長大。十多年后回府,府里親人都更疼愛繼母所出的弟弟和妹妹,這讓慕元春很是不忿。
在發現太孫殿下對自己有好感時,慕元春放棄了青梅竹馬的表哥,下定決心要嫁給太孫,把繼母和妹妹踩在腳下。
太孫性情溫懦,并不特別得皇上喜愛,得知兒子喜歡慕元春,太子妃明確表示了不同意。慕家是素有清名,可在朝堂上并無勢力,以后不能幫助太孫坐穩位置。
太孫卻是和太子妃大鬧,不愿意娶別人,最后折中,納慕元春為側妃。
太子妃獲知,慕元春曾私下傳信約太孫見面,就對慕元春十分憎惡,再加上一向聽話的太孫為了她屢次頂撞自己,這讓太子妃對慕元春厭惡至極。
成親第二日奉茶,太子妃先是借故等劉側妃,讓慕元春在地上跪了許久,又在敬茶時錯手打翻了茶杯,灑了慕元春一身的茶水。
慕元春百般忍耐,卻不知,這才是剛剛開始......
02
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我們要講一個惡婆婆刁難兒媳婦的故事?并不是。
婆媳關系,放在職場上,那就是典型的老板和下屬的關系,這也是職場生活中最難應對的一類關系。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處理各種復雜的職場人際關系,要推薦的書籍,是英國作家羅伊·利利寫的 《如何與難以相處的人打交道》。
難以相處的人,都有一個共性:他們不在乎你,只關注自己,這就是別人和他們難以相處的原因。
所以,職場上難以相處的人并不只是針對你,他們活在自己的環境里,通常和誰都處不來。
這種情況在辦公室里經常見到,一個尖酸刻薄的同事,大部分人對她都是敬而遠之,哪怕明面上和她有時說笑,背地里也都對她嗤之以鼻。
應對策略其實很簡單。
你不用為了應付一個難以相處的人,就把自己變得和他一樣:因為他對你說話時脾氣暴躁,你就把自己也變得怒火中燒。
你要多動腦子少鬧情緒,先確定自己之所以和他相處,是想要達成什么樣的目標,希望獲得什么樣的結果。
當你確定了和難以相處的人打交道的目標是什么,你就可以根據目標,制定修改策略并操控一切。
0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或者是信仰,這些價值觀或信仰又指導著他們的行動,其中就包括了他們和人相處時的行為。
在明確了你要達到的目標后,就可以制定應對策略,這時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觀察對方的行為,確定他屬于什么類型難以相處的人。
難以相處的人,主要有以下幾類;
第一種:霸道攻擊外向型
這種人喜歡對別人指手畫腳,覺得誰都該聽他們的;打著友誼和玩笑的幌子,對別人明朝暗諷,挖苦陷害;像個炮仗一樣,即便開頭十分友好,也可能隨時發作,難以控制。
第二種:沉默消極內向型
并不是只有大聲爭論、刻薄善變的人才難以相處。
有些人不說話,更讓你感到抓狂,他們設置了溝通障礙,不愿意開誠布公的交流;還有些人,從不駁你的面子,但也不兌現承諾;更有甚者,無論團隊討論什么,都喜歡否定和懷疑。
第三種:抱怨猶豫完美型
這種類型的人,并不會主動挑戰別人,也不會默不作聲,他們只是對你的提議滿腹牢騷,各種抱怨;或者是猶豫不決,優柔寡斷,讓所有人都感到精疲力竭。
04
完成了第一步的行為觀察,給難以相處的人分類后,就要進行第二步:有針對性的對各種難以相處的人制定策略。
我們以職場上最常見到的幾類人來舉例。
第一個難相處的人,當然是老板。老板之所以成為領導者,必定有過人之處,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擅長當領導。
老板里邊有一種,脾氣暴躁,就是特別愛發火,動不動就火冒三丈,這是典型的第一種人。
遇到第一種人,對策很簡單:讓他們發火吧!和你有什么關系,就讓他們爆發吧,只要你不參與進去,就是安全的。
你可以直接說:我先離開,過一會兒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問題怎么解決。重點是你一定要離開一會兒,因為怒火這種情緒是很難長時間維持的。
話術中,"我們"這個詞很重要,它不會讓你看起來置身事外,也就不會火上澆油了。
還有一種老板,吹毛求疵追求完美,這是典型的第三種人。
對待第三種人,如果你已經盡最大努力做到最好了,老板還是不滿意,你就要詢問細節,告訴老板:你讓我糾正錯誤,我就需要你講的更具體一些。
而對于講不出細節,只是單純追求虛幻完美的老板,你就要提醒他大局更加重要,理清楚優先順序,讓他知道哪些因素可以構成一個能接受的標準。
05
第二個難相處的人,就是同事。
有一些人,特別消極,無論什么意見,他都能挑出一堆不好,自己又沒有什么建設性的提議。這是典型的第二種人。
對于第二種人,也就是同事中的消極批評者,要始終堅持事實。
如果發現,事實的確不站在你這邊,你要果斷承認錯誤,并且道歉和承諾改善。
同樣,你針對同事批評的細節對照事實,堅信自己是正確的,就要讓對方提出支持他理由的事實依據。
很多情況下,這樣的人就是習慣性消極和批評,并沒有什么事實支撐,再加上沒有同盟者附和,很快他們就銷聲匿跡了。
這里有個提醒就是,如果你已經知道,自己的提議會有難以相處的人參加討論,那你要提前找到能站在你這邊,增強你論證的盟友,防患于未然。
06
我們以老板和同事為例,講了三種不同類型人的相處策略,但人本身就是很復雜的生物,人的性格具有多樣性,并不是單純的非黑即白,這是你采用應對策略時要提醒自己的一點。
從這一點出發,在識別診斷一個人的類別時,可以按以下步驟操作:
第一,觀察這個人的行為是否重復了三次以上,因為開始的兩次可能有偶然性,但第三次就說明這可能是一種行為模式。
第二,這個人這段時間是不是正承受壓力,因為巨大的壓力會導致人的行為失常,也許這不是他的常態。
第三,你自己是否處于壓力中,自身的壓力會導致你看待他人的角度和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偏差。
人們與難以相處的人打交道時陷入僵局,往往是因為自己過于情緒化。
所以,在識別他人制定策略之前,你要做的,是先控制自己,然后才能去控制他人,從而達到目的。
歡迎關注訂閱,查看更多精彩推文!
讀故事,漲知識!
——————————
水滴識穿的善用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