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根據現在北方局勢的新動向,我軍絕不能被動應對,而應該采取更為積極的行動。一方面,可向闖軍釋放善意,在外敵入侵時統一戰線,為闖軍對抗建虜提供某些幫助,讓闖軍能多消耗建虜實力,為我軍爭取更多時間,時間拖得越久,對我軍越有利,另一方面,借機多與闖軍將領接觸,建立聯系,以便在闖軍陷入困境時,更多闖軍將領有向我軍投誠的通道。具體操作,由九德全權負責?!鳖D了頓,崇禎又道:“無論發生何種情況,我們一定要沉住氣,堅定不移的實施我們的既定戰略。必須抓緊時間實現我軍武器裝備的全面火器化,實現戰力升級,如此才是我軍未來制勝的關鍵?!?br>
史可法等見崇禎鎮定自若成竹在胸,他們的心也跟著定了下來。
崇禎繼續道:“軍隊的國有化要堅定不移的推進,朕要的是一支完全聽朕指揮的軍隊。軍隊的后勤供養必須完全由朕提供,絕不允許自籌糧餉,軍隊的軍官務必全部分批到皇家軍校輪訓一遍,然后由軍機處授銜,士兵的招募以及退伍后的安置,也由軍機處設置專門機構負責,這些工作都要抓緊時間推進,如此將軍隊的人、財、物都完全控制在朕的手里,朕晚上才睡得著覺。”
崇禎所說都是目前正在實施的軍隊革新工作,就目前來看還比較順利,受到廣大大明官兵的熱烈擁護,無法不擁護啊,朝廷遷都南京后一下子變得敞亮大氣,不但全額負責軍隊的糧餉開支,不用軍隊去自籌糧餉,甚至補齊過去欠下的糧餉,官兵待遇水平更是大幅提升,如此好的變化,傻叉才會反對。
崇禎抓軍權不遺余力,而且絲毫不加掩飾,所以軍機處三個大臣都非常清楚。
要引領大明這艘破船駛出困境,崇禎必須掌握無人能與之對抗的絕對權力,而軍權是保持絕對權力的最重要保障。
而對清兵兵臨山海關,在軍機處三位大臣看來,崇禎皇帝似乎早有預見,因此他對之前軍事戰略部署沒有進行絲毫更改。
崇禎話鋒一轉,對劉孔昭說:“今日上午在午門發生了毆打大臣的惡性事件,此事提醒了朕,務必升級朝廷重臣的安全保衛措施,增派警衛力量。這件事就由孔昭負責安排。另外,任何個人都不得蓄養私人武裝,現有私人武裝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解散并上繳兵器,逾期不執行者,以私藏兵器圖謀不軌論處?!?/p>
明朝末年,朝廷權貴、豪門大戶蓄養私人武裝之風盛行,這些私人武裝是明末社會的一大不穩定因素,也是崇禎強化統治秩序的潛在威脅。
史可法道:“陛下,如今各地盜賊蜂起,治安混亂,民間蓄養家丁也是出于安全需要,若不分緣由予以強力解除,只怕會激起紛亂?!?/p>
崇禎微笑道:“可法說得有道理,若在治安混亂,大家沒有安全感的情況下強行禁止私人武裝,那自然大大不妥。所以須雙管齊下,一面解除私人武裝,一面對地方治安進行全力治理。我們不但要讓達官貴人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中,同時也要讓普羅大眾的生活更加安全,這方面應天府最近做得不錯。當然,要掃除盜賊、恢復地方安定,巡檢司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出動軍隊采取專門的軍事行動才行。軍機處下來迅速安排軍隊開展全面、徹底的剿匪行動,爭取在半年之內消滅控制區內的各種匪徒。這樣的軍事行動,既能安定地方,又能鍛煉軍隊的機動作戰能力,一舉兩得。不過,為了防止軍隊殺良冒功,朕宣布廢除從前以首級記功的方式,改為由各部黨指導員記功并上報。另外,對俘獲的俘虜要采取現銀獎勵,一個十八歲至三十五歲壯健俘虜,獎勵現銀十兩,一個老弱俘虜,獎勵現銀三兩,抓得越多,獎勵越多,上不封頂?!?/p>
如此高的賞格,聽得史可法等咋舌不已。因為三兩銀子就相當于未大幅漲薪前七品縣令一個月的俸祿,抓一個老弱俘虜都能有這么高的賞銀,這掙銀子也太容易了吧?
“賞格會不會太高了些?”史可法道。
崇禎道:“重賞之下才有勇夫,把銀子花在用生命保衛國家的勇士身上,千值萬值。不但對戰功要進行重賞,而且只有軍隊接到朕的作戰命令進行作戰期間,士兵和軍官的個人餉銀都按平日的三倍發放,直發到位。朕就是要把軍隊從內而外打造成渴望戰爭與軍功的虎狼之師。朕寧愿只要一萬虎狼一般的軍隊,也不要一百萬、一千萬綿羊般的軍隊。吃草的綿羊養起來確實便宜,但根本就不頂用,養吃肉的虎狼之師,那就不能怕花錢!”
看看史可法等人的表情,崇禎知道自己仰仗的這幾個軍機大臣對他關于軍隊建設的理念還沒有深刻理解,而這些人負責具體執行自己關于軍隊建設的戰略,所以有必要將自己的理念向他們深入闡釋。
“為何建虜成軍以來,攻伐擄掠幾乎無往而不利,便是曾經稱霸天下的蒙古人都被他們打服了氣,向他們俯首稱臣?根本秘密就是老奴努爾哈赤建立的那個八旗制度,這個制度極大的激發了建虜戰爭的潛力,把建虜蠻子一個個變成了虎狼,由此開啟了建虜的擴張之路。人還是那些人,甚至是一些不開化、生產能力和物質條件都極端落后的野蠻人,但由于制度的改變,這個野蠻部落變成了高效的戰爭機器。歷史上商鞅在六國中相對貧窮落后的秦國搞的變法,鐵木真在大草原上對原始部落制進行的嚴明紀律和賞罰的軍事制度改革,都起到了類似的極大調動戰爭潛力的作用。看問題就是要看到根子上,這些年來,大明以完全碾壓建虜的國力,傾全國之力卻未能將之剿除,反而讓其不斷坐大,問題就是出在軍事制度上。太祖當年創立的軍戶制度,分給軍士以大量田土,軍士們為了保衛自己的土地,保衛自己的既得利益,煥發出無以倫比的戰斗激情,就連橫掃世界的蒙古軍隊也不能與之相抗。同樣的軍戶制度,現在卻由于軍官不斷兼并軍戶土地,軍戶們失去土地淪為佃農,毫無戰斗力可言。朕正是痛定思痛,看到大明軍隊的根本問題之所在,才下定決心排除萬難開啟部隊整編、軍事體制改革?,F在開展的一切軍事革新探索,都是圍繞挖掘戰爭潛力,提升戰力水平進行的。朕這樣跟你們講,你們應該就能明白朕之前種種部署之用心了吧?”
史可法本也是智商爆棚絕頂聰明的人,只是多年來的儒家教育和八股文禁錮了他這樣的高級知識分子的頭腦,讓他沒能從制度層面思考軍事時局,如今被崇禎點撥,立時有茅塞頓開之感。像史可法這樣的憂國憂民之人,一旦想通了國家這些年來在抵御外侮平定內亂政策上處處失利的癥結所在,心里的喜悅是不言而喻的,他欣喜道:“臣明白了,原來陛下大幅提升官兵待遇,根據自愿原則揀選精兵,這都是從制度方面架構軍事革新?!?/p>
崇禎微笑點頭,道:“只要有國家的存在,戰爭便不可避免。而戰爭靠的是軍隊,一個國家,無論多么富饒,一旦軍隊弱化,那便成了待宰的羔羊。宋朝時,華夏何其富裕,可說全天下大半財富,都聚我華夏,可是宋朝的統治者從一開始就擔心武裝力量反噬政權禍亂國家,這種擔心本不無道理,但宋采取的策略辦法有問題,他們搞以文制武,矮化武人,壓制軍隊,極大的削弱了國防戰力,以至后來面對遼、金侵略時左支右絀,最后更被蒙古一舉滅國。鑒于歷史的教訓,我華夏今后永遠都要將擁有并保持軍事實力的絕對優勢作為國策,任何敢于挑戰我軍軍事實力絕對優勢的國家或勢力都是我們的敵人,或者潛在敵人。要達成這一目標,就務必安排國家的各種資源優先向軍事傾斜,要保持軍人的待遇和地位高于其他行業,不斷吸引大量優秀人才進入軍隊建功立業。以此同時,也要吸取歷朝歷代政治勢力與軍隊勢力勾結,混亂國家的教訓,行政權力與軍事權力務必涇渭分明,絕對分開。全國軍隊的人事權、財權都要絕對掌握在皇帝手里,軍隊要絕對服從皇帝的指揮。而且軍中將領、軍官要實行定期輪換調防制度,堅決杜絕將領、軍官在同一部隊的同一位置上任職超過五年,將領、軍官也不得蓄養家丁、私兵,現有將領、軍官的家丁親兵可根據自愿原則收編部隊,將領、軍官被調任時,不得私自調動親信隨自己調任,否則以蓄意在軍隊培植個人勢力論處,通過這些制度設定,徹底鏟除軍隊中軍閥、山頭、派系勢力滋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