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最熟悉的場景:無論什么工種都逃不過開會。有全體員工大會、部門小會、小組討論會、布置任務的會、大家一年到頭來,辛辛苦苦聚在一起的年會。除了儀式感很強的(表彰會、選舉投票會)之外,幾乎每一個會議都是由每一個參會人的發(fā)言來推進會議流程的。
一、老板重視會議,便于統(tǒng)一思想、布置任務、考察員工。
二、逃避心態(tài):覺得開會侵占工作時間、當眾發(fā)言有壓力。
員工參加會議的“內心戲”
1.做“謙虛”的聽眾,最省心、最安全。
2.永遠“沒意見”,就是認可和支持。
老板參加會議的“內心戲”
1.沉默,代表沒有思考。
2.“沒意見”,就是沒能力。
應對:即興演講套路怕出錯心態(tài)
應對:放棄對“正確”的執(zhí)念,沒有永遠“正確”的發(fā)言。
參與表達才是最重要。
世界上最美的風景就是人,突出自己的差異化價值,表達自己,愉快交換意見,提升職場存在感。
拖延心態(tài)應對: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表達認可或者贊美也比不說的好。
三、怎么樣提升表達發(fā)表意見的能力思維訓練的閉環(huán):
朋友圈文章思考訓練哪里觸動了你?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心情?為什么有這個沖動想去轉發(fā)?希望其他人看到之后能夠得到什么?
四、用清晰易懂的語言表達自己聽懂你—理解你——有共鳴——接受觀點和意見
1.一開始就說結論
2.用適合對方的理解方式說話
3.預告流程,把掌控感交給對方
4.重要的事情要重復“這個部分,請允許我再重復一次”
5.這個只是個人意見,請補充“還不夠充分,歡迎大家隨時補充”“希望得到大家的幫助和啟發(fā)”,用邀約求助的口吻
五、怎么樣訓練有存在感的提問和評論能力1.絕對不做和會議無關的評論和提問
2.預告自己要回應那個人的哪個觀點
3.提出替代方案
4.不完全否定
5.預測實際執(zhí)行中可能出現的困難
六、遇到反駁如何處理?
1.做好心理建設,對自己保持信心
2.把反駁當做提問正面回答
3.誰情緒穩(wěn)定,誰才是勝利者
七、怎么聯系跟上會議的節(jié)奏多看新聞節(jié)目,每當主播播報完一條新聞,復述這條新聞的結論是什么?它想傳達的信息是什么?(聯系快速識別結論,快速提煉歸納)
八、各大場合
1.年會:打造影響力的重要舞臺。
名正言順的跨部門、跨層級溝通展示機。
2.述職報告:展示優(yōu)秀、實干、可信、無野心的形象。
不知看成績、態(tài)度更重要、不只看自己,團隊更重要。
3.競聘演講:對崗位的理解,需要什么能力,是否具備?你和其他候選人比較有什么優(yōu)勢?如果競聘成功,你將重點推進哪些工作?
4.年終總結:你做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公司大事件”中的貢獻。你做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多少亮點和突破。你實現了多少目標很重要,如何實現?總結規(guī)律更重要。
九、注意事項
1.熟人場合的語言風格把握。
2.不要過于自謙也不要引起別人的不滿
3.多講細節(jié)
4.突出自己的人設
5.宜短不宜長:把最大的時間給到領導上級,以免引起觀眾疲勞和懈怠。
閑置才是最大的浪費,放棄旁觀者心態(tài),提升影響力。
感想
1.反觀自己每一次開會,都是旁觀者心態(tài),明明心里有很多的看法,都不愿意去說。會后我又會噼里啪啦和同伴說個不停。我需要在會議中多開口說,多刷存在感,讓老板和同伴看到自己。
2.在年會或多部門會議中,更是不敢說,其他部門同事都是因為職位而認識我,需要開口,通過語言來讓別人真正記住我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