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接近了尾聲,回想過去的一年里,斷斷續續讀了一些書,有些很用心的讀完了,有些只是浮光掠影,有些讀著讀著就沒了興致干脆就放下了。這里列出來的基本上是我認真讀完的,覺得還不錯的書,而且有幾本我還認真寫了讀后感。算是對我過去一年讀書生活的一個總結吧。
一、《人類簡史》[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
這本書是我讀的第一本關于人類歷史和命運解讀的書籍,引起了我強烈的興趣,作者從大約135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開始,快速地給我們瀏覽一下自然界萬物的演變史,最終人類這個物種開始在地球上誕生,在經歷了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這些滄桑巨變之后,人類終于從自然界中只是一個普通的類似于黑猩猩的生物,一躍而成為地球上萬物的主宰,儼然以神的姿態呈現了。
了解我們人類自己的歷史,是為了更好的看清現在和未來。但人類未來的命運,真的可以洞悉嗎?智人這個目前地球上最強大的物種,在未來的結局究竟會如何呢?這仍然是人類整體需要思考的問題,也只有人類自己才能找到答案。正如作者所說:擁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負責任、貪得無厭,而且連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險,莫過于此!
二、《活出生命的意義》[美] 維克多·弗蘭克爾
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是20世紀的一個傳奇。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被關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部死于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了下來。弗蘭克爾不但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了絕處逢生的意義,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見證。
弗蘭克爾一生對生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67歲仍開始學習駕駛飛機,并在幾個月后領到了飛機駕照。一直到80歲時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這本書就是他根據自己在集中營中的經歷所寫而成。弗蘭克爾在書中這樣說:“生命在任何條件下都有意義,即便是在最為惡劣的情形下?!?他還說:“在任何極端的環境里,人們總會擁有一種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的自由?!?/p>
三、《硝煙中的Scrum和XP》[瑞典]Henrik Kniberg
這是一本關于敏捷開發實踐的書,非常的接地氣,不同于其它的敏捷開發書院式的介紹,這里列出的是滿滿的干貨,完全是從實際項目的跌打滾爬中總結而來,所以讀起來會產生很多的共鳴。無需多說,Just Do It!
四、《當下的力量》[德]??斯?托利
這本書我斷斷續續大概讀了三個多月。然而還是太快了些。
這不是一本普通的書,就像張德芬在導讀中說的:這是一本不能用大腦讀的書。它需要你用心去體悟!
埃克哈特-托利是當代著名的心靈導師,他不依賴于任何的宗教,但又圓融于其中,互為印證。他用簡潔而又深邃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早已存在于我們體內的真理和光明——人的本體存在(being)。而活在當下就是跟本體聯結的最好方式。
如果非要用一句話總結這本書,那就是:全然的接受現實,深深的進入當下。
五、《窮爸爸,富爸爸》[美]羅伯特?T?清崎
這是一本入門級的投資理財書籍,用以提高你的財商,但不會講到具體的投資技巧,而是從觀念上讓你澄清一些基本的概念,比如什么才是資產?什么才是負債?很多人錯把負債看成了資產,還津津樂道。
總之一句話: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里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里取走的東西。
那么按照這個標準,你買的房子是不是你的資產呢?通常人們會認為房子是自己的資產。但實際上它是不是資產,要看能不能給你帶來現金流。如果你買的房子只是用來自己住,即使房價再上升,它也不算是你的資產。只有你打算把它賣掉,轉化成實際的現金流,或者是你把它租出去,能給你帶來持續的現金流,那么這項房產才能算是你的資產。
六、《第三種黑猩猩》[美] 賈雷德·戴蒙德
這是我讀的第二本關于人類身世與命運的專著,作者賈雷德·戴蒙德,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生理學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國家科學院院士,是當代少數幾位探究人類社會與文明的思想家之一。
《第三種黑猩猩》是戴蒙德教授第一本為知識大眾寫的書,也是他首次獲得英國科普圖書獎的作品。書中的一些重要論點,在其后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以及《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中做了更完整的陳述,被合稱為“人類大歷史三部曲”。
我們從700萬年前走來,學會了制造工具,掌握了火的使用,演化出了精巧的語言,發明了文字,創造了藝術,建立了農業文明,興起了商業帝國,創新了現代科技,今天甚至可以脫離地球翱翔于太空。我們自認為是萬物之靈、地球的主人,是其他生物的神,可以主宰他們的命運。但是不要忘了,我們起源于動物界,根植于大自然,我們只是第三種黑猩猩罷了。
不管我們演化到什么程度,不管我們創造了多么燦爛的文明,不管我們所謂的現代科技有多么發達,都改變不了我們的這個本質——我們跟大自然的萬物一體而同源。他們的命運,也就是我們人類的命運。
七、《學習之道》[美] 芭芭拉·奧克利
作者芭芭拉?奧克利是一位學習達人。她從小學到高中數理成績一路墊底,因此熱愛文學,本科專業是俄語。進入職場,因為不得不學習大量新鮮知識,甚至是頭疼的數學知識,因此不得不鉆研學習數理知識的訣竅。后來放下工作,回到學校,竟然學成了工程學博士,成為了工程學教授。一個原本愛好文科的人,后來竟然成為了工程學教授,果然讓人驚嘆!
這本書就是她對自己學習之道的一些總結,主要針對于數理科技一類的學習項目。比如專注思維與發散思維、工作記憶與長時記憶、如何構建組塊模型、提取練習和穿插練習、如何克服拖延和建立良好的習慣、如何提高記憶能力等等,還包括一些做題和考試上的技巧。
八、《槍炮、病菌與鋼鐵》[美] 賈雷德·戴蒙德
如果說賈雷德·戴蒙德的《第三種黑猩猩》是對人類的起源和發展史做了一個全景式的掃描, 那么《槍炮、病菌與鋼鐵》就是對人類發展史上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個大陸發展如此不均衡做了一個專題的剖析。讓人們搞清楚:為什么是歐亞大陸的發展超前于美洲和澳大利亞?為什么是歐洲白人征服了美洲的印第安人,而不是相反的情況發生?
九、《巨人的隕落》[英] 肯·福萊特
肯·福萊特的《巨人的隕落》不愧是歷史小說中的巔峰之作,讓人愛不釋手。這本小說自問世之后風卷全球,號稱世界范圍內的讀者平均三個通宵讀完,但這本書接近60萬字,可見讀者對它的癡迷程度。
福萊特展現給我們的是大時代背景下不同人的命運——你是屈服于這個時代,還是超越這個時代。勇敢者抓住時代的機遇,努力向前,爭做自己命運的主人;懦弱者被時代所拋棄,因循守舊,自怨自艾,跌入歷史的墳墓。
第一次世界大戰構成了這本小說宏大的背景舞臺,而活躍于這些舞臺之上的就是那個時代的英雄們——那些平凡的但不屈不撓地為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抗爭的人。
致敬那個時代的英雄們!
十、《極簡歐洲史》[澳]約翰?赫斯特
如果想對歐洲的歷史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又不想翻閱那些大部頭的歷史書籍,這本書是一個完美的選擇。它用極短的篇幅從不同的維度對歐洲的歷史做了宏觀上的梳理,讓你從整體上了解了歐洲的發展脈絡,最終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今天的歐洲和歐洲引領的現代文明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