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孩子制定了一份學習計劃表,從小事做起,培養孩子的良好性格,為孩子的人生打好基礎~~
今天看了一個女教師的演講視頻,講關于孩子6歲之前培養性格的幾個內容:
第一,克制任性,防止壓抑
孩子在六歲之前說“不”,是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比如三四歲的孩子會跟你鬧,你怎么說他都沒用,這時我們可以采取冷處理,就讓他鬧,不用管他;
但是當一個14歲左右的孩子,他說要去網吧,你不讓他去,說應該好好在家學習,不應該再去網吧那種地方,孩子不聽,他會跟你鬧,這時的孩子會選擇幾種途徑:一是離家出走,二是跳樓自殺,或服毒自殺。
關于這方面的新聞很多:
8歲男孩,從小很調皮,在家常常挨罵,作為家里年齡最小的孩子,他得到的寵愛不少,但也因為過于調皮而被罵得最多。因為調皮,他又被媽媽說了幾句,并非第一次挨罵的他,竟然跟媽媽賭氣,打開自家的飄窗,縱身從22樓跳下,當場身亡;
一個12歲的小男孩因為弄壞了茶館里面的物品,想讓媽媽替他賠償??墒菋寢屩皇琼樧旖逃怂麅删?,他二話不說,當場竟然對媽媽動起手來,雙手死死掐住了媽媽的脖子;
杭州一位14歲男孩因為被媽媽說了幾句,二話不說就爬出了6樓陽臺要跳樓…
這種案例特別多,歸根結底,背后的原因其實是家長無限制的愛造成的。孩子知道你愛他所以采取你對他的愛來威脅你,孩子不知道死的含義,這是父母傳遞給孩子錯誤的信息,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限制。
孩子在六歲之前說“不”,是對孩子早期訓練的最佳時期,孩子在早年時由于無助,一切通過哭來表達,兩三歲通過哭表達自己的一些感受或痛苦,三到五歲當孩子想要一樣東西時,你不給他,他就哭鬧,這時孩子的哭鬧是有目的的,這個目的一出現的時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訓練時機。
如何進行訓練呢?
就是告訴孩子這件事情不合理,孩子想要的東西不給他,比如孩子在商場哭鬧,就要你買玩具給他,這時對孩子進行克制任性的訓練,把孩子抱回家,不打也不罵,任由他哭,回到家把孩子放到臥室,一個安全的房間里,一對一,做切四個“不要”
一是不要罵他;
二是不要哄他;
三是不要說教;
四是不要走開;
堅定的告訴孩子這件事情就是不行,你哭鬧也沒用。等到孩子哭到筋疲力盡的時候,拿熱水給他擦把臉,這時孩子以為你會回心轉意,問孩子哭夠了嗎?沒哭夠繼續哭,以這種方式告訴孩子這樣沒道理的鬧,我不心疼也不讓步,這樣的訓練孩子一次就記住了。
注意的是不能讓孩子過于壓抑,告訴孩子以后有什么事好好說,如果你能說服我,沒準我可以考慮你的要求,鼓勵孩子多交流,三比一原則:三次滿足孩子一次,這樣孩子知道跟你交流;第二如果孩子要堅持,他知道跟你商量。
第二,學會控制,克制誘惑
人在成長當中必須學會自我控制。有個著名的實驗——延遲滿足,讓孩子學會等待,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越強,更容易取得成功。
訓練孩子自我控制,可從美食開始。比如給孩子一些好吃的東西,剛開始有意識的三天給一次,差不多形成習慣的時候,這時給孩子提一個要求,說能不能先不吃,保留三天,三天之后我給你加三份,但如果你吃掉了,三天之后的那份就不給了,說完之后就不要管他了,東西給他就走開。等到三天之后如果孩子真做到了,就給他三傷,說到做到,這樣孩子會學到【等待獲取更大的滿足】。等孩子大一點了,告訴孩子你現在的克制是為了你以后走的更長遠,孩子慢慢就會懂得這個道理。否則的話孩子就會沒耐性。一個沒有耐性的孩子上學一定會出問題。
第三,學會忍受,防止自私
孩子從會說“我”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以自我為中心,孩子的自私是有原因的,在孩子很弱小的時候,都是別人來幫他,他不需要幫助任何人,做父母的不指望孩子能幫自己,只希望管好自己,好好學習就行。
現在孩子學習壓力都很大,特別是高考時,家長都不希望給孩子增加任何負擔,讓孩子好好學習,只要能考上大學就行,結果是孩子上高中到大學,都不需要為父母辦任何事情,只要管好自己就行,這時一旦孩子考上大學,他會認為這一切都是憑自己努力考上的,跟父母沒關系。
孩子的自私就是這樣養成的,家里什么事都不讓孩子管,只好好管自己,別人不用管。
如何防止孩子自私呢?
先從吃飯開始,比如大人不動筷子,孩子就不能先吃飯。培養孩子的家庭意識,讓孩子學會眼里有別人。
讓孩子餓一會兒沒關系,人生最基本的痛苦就是饑餓,孩子以后走向社會 走向人生,面臨的痛苦會更多,讓孩子越早去體會。因為人只有在自己痛苦時,才能體會到別人的痛苦。讓孩子從小的事情體會痛苦,讓孩子知道別人跟他一樣,我們是一個家,是一個整體,要有別人的意識。
第四,經歷挫折
這是性格訓練當中最重要的,現在有多少碩士、博士受到一點挫折就跳樓:論文答辯不過跳樓,談戀愛失敗跳樓,工作不順心跳樓……這也是孩子的自私行為,眼里沒有別人,自己跳下去省事了,也不想想自己的父母。二是沒有忍受挫折的忍耐力,這和意志力相關,不是靠智力培養出來的,而是靠體力培養出來的,在孩子小的時候,應該讓孩子吃點體力之苦。
現在有很多父母動不動就告學校,導致學校不敢對孩子進行訓練。有很多訓練,學校是最好的場所。
現在的孩子從小錦衣玉食,家長過于溺愛,導致孩子的吃苦能力非常薄弱,對于我自己的孩子,從小讓孩子承擔家務,體會爸爸媽媽的辛苦,體會爺爺奶奶的辛苦,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體會環衛工人的不易等等,讓孩子學會眼里有他人,防止自私!
孩子的性格越早培養越好!這也是我為什么選擇幼兒教育這條路的原因,從小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孩子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