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停止無效努力》讀書筆記:第二章 學習如何學習:如何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第二篇 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為什么你有海量信息,卻解決不了現實問題。
這篇講的是關于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我們應該學什么、如何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如何建立知識體系。
1.我們應該學什么?
我們的學習,應該:不再局限于現有知識,而更多是深度思考未來的能力;不再局限于知識本身,而更多是這些知識可以解決何種問題;不再局限于某個領域,而更多是知識之間的聯系。
2.如何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學習的三個方面:知識、能力、價值觀。
這三者的區分對于學習和信息獲取非常重要,但我們常常連這個分類都沒有弄明白,以致于陷入低效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知識零散化,導致信息過載,難以進行深度思考。
誤區二:只學價值觀,忽略知識和能力,所以難以解決問題。
誤區三:將知識與能力割裂,所以難以建立知識間的聯系。
如何避免這些低效學習誤區,做到深度思考、解決問題、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呢?唯有建立知識體系。
3.如何建立知識體系?
知識體系,能幫我們把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找出相互間的聯系、舉一反三,從而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快速反應、最終將知識內化成能力。
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應該包括三個特征:有知識架構、有知識內容、內容之間有聯系。
建立知識體系,可以遵循以下方法:
①明確自己的學習背景(目的)
②通過各種可靠信息渠道(專家、專業網站、經典書)建立架構
③不斷修正自己的知識架構
④在架構中填充知識。如何填充知識內容?
首先,把你看到的任何有價值的信息,都記在手機里
其次,每天對當天的知識進行整理
最后,定期回顧
⑤將知識之間、知識與問題之間進行關聯。如何讓知識和問題鏈接起來呢?
答案是:兩邊都向對方靠。
知識向問題靠:每看到一個知識的時候,就去思考這個知識可以用來解決什么問題。
問題向知識靠: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不要拋開過去的知識坐著苦想,而是回到你的知識體系,去查看哪個能幫你解決問題。多次之后,你就知道某類問題該用哪類知識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