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天我的蛻變
“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边@不僅是一句流行語,更是我的真實寫照。
曾經的我買書成癮,聞著書香,看著各色誘人的封皮,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由于看書的速度實在太慢,逐字逐句、默讀、回讀,我的閱讀速度還不如8歲的孩子。。經常買完書只是簡單翻翻,看不下去就產生了畏難情緒,也從未體會過閱讀的樂趣,很多書都是參加訓練營才拆開的塑封。
這是病,我已病入膏肓,得治!
很偶然的一次機會,我從剽悍一只貓的公眾號了解到嘆號訓練營,加了嘆號老師的微信,簡單了解后我就果斷報名了。前所未有的強烈目標感讓我太想掌握高效閱讀法了!很多迷惑不解的問題很想從書中找到答案!
有一位名人說過,“書可以解決你的任何問題,如果你還沒找到答案,那是你的書讀得還不夠多?!?/p>
通過認真訓練,我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里程碑,一小時讀完1本書輸出1張筆記,1天5本,1天10本,連續2天看了20本,鍛煉了自己高效閱讀的能力,達成了自己曾經不可能完成的目標,突破自我,走向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二、我的感悟及收獲
有了明確而強烈的目標及愿景,接下來需要策略和方法,大量練習,去做就好!
1、遵循學習閉環,先完成再完美。
《微習慣》里作者提到,“我們總是急于責怪自己沒什么進步,卻無法及時意識到是策略出了問題。之后,我們又會重蹈覆轍,還幻想著能看到一些成效,可是問題在于,如果一種策略已經失敗過很多次,就該試試別的了?!?/b>
是啊,閱讀慢這個魔咒困擾了我將近40年了,這一次我在開始學習之前就準備好空杯心態,把自己當成一塊兒干燥的海綿,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式,敞開心扉學習和以往完全不一樣的閱讀方法。
我將“聽課-練習-提問-答疑-交流-復盤”作為自己的學習閉環,在7天學習期就大量練習了14本書,閱讀速度較以往提升了至少2-3倍。這也是21天完成52本書的最主要的方法——用方法,照做就好!
2、不質疑、不評判
“無數人在尋求完美的套路,沒有!只有你想不想做,以及怎么去做!”
剛開始我的練習速度很慢,也曾質疑過、評判過自己。但是靜下心來后,我反復聽課和練習,每天和夏蘭助教請教,這些都讓我有了很強的信心和動力去堅持練習,每天都按時完成自己設定的小目標,每天都收獲滿滿,進步很快。
嘆號訓練營之前有這么多學長姐成功的案例,我不用從0開始,從嘆號老師的1開始,緊緊跟隨就好。
不停地用方法,練習中總有新發現!先照搬、接納、吸收,練上10-20本,再結合自身的特點和節奏,內化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
不評判自我,不和他人比較,每天都竭盡全力就好。什么都不用想,練就完了,又不是沒那條件!
3、嘆號訓練營讓我“既見樹木又見森林”
“12本書可以快速入門一個領域”,這句話真的太香了!
嘆號高效閱讀法讓我一個周末就可以讀完12本書,并且每本書都有滿滿一頁A4紙的筆記輸出和3000多字的語音輸出。兩天輕松打通一個領域的基礎知識,從而“既見樹木又見森林?!?/p>
我選擇的書籍大部分是感興趣的,或者是中途有急用的書,這些書更能激發我的求知欲,并且有想立即打通某個領域的迫切愿望。
其實我學習高效閱讀不是為了什么特別大的目標,比如快速變現或是提高個人影響力…
我只是想和不同領域的人攀談時有各種話題的談資;能夠深入了解不同領域的特點及具體情況,從而幫助我能更好的定位,找準精進自我的目標。讀書這件事上,我終于瘋狂了一次!
三、感恩遇見
21天即將結束,看了52本書的我依然很激動、很興奮。
完成這一項在我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背后,要感謝的人很多。
嘆號老師的課程、直播分享、答疑,挑戰期的每晚一封信,都是我的燈塔,全程指引著我!
各位助教每天的溫馨提示及鼓勵,及我的1對1助教夏蘭,每天2次溫柔地敦促,答疑解惑,孜孜不倦的鼓勵,都給了我很大的動力和信心!
還有群里的小伙伴們的互相鼓勵和分享,給我了很多幫助和支持,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
羅曼.羅蘭在《約翰.克里斯朵夫》中寫到,“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是在書中讀自己,只是在書中發現自己,檢查自己”。
每個人的相遇都是有原因的,我們帶著共同的目標相聚在嘆號訓練營,感恩遇見每一位!希望我們能堅持高效閱讀,從書中找到更好的自己,走過屬于自己的片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