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小虎隊,曾經的小虎隊應該像如今的tfboys那么火吧。多年過去,小虎隊早已經解散。如今,蘇有朋與吳奇隆仍然很有名,兩人微博都是數千萬粉絲。而陳志朋早已不是當年那么出名,江湖上很少有關于他的傳說,微博粉絲不足兩百萬。為什么蘇隆兩人依舊出名,而陳的差距如此之大,為他感到遺憾啊。
演而優則導。最成功的案例當屬徐崢《泰囧》與趙薇《致青春》。如今,蘇有朋也開始做導演。
他的第一部作品《左耳》沒有看過,豆瓣5.4分,貌似評價不太好。不過,昨晚看了他導演的第二部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覺得很不錯,改編東野圭吾的作品完成度挺高。
簡單描述劇情,不做過多劇透。兩大數學天才的巔峰對決,一個用高智商來破案,一個用高智商來掩蓋真相。劇情多次翻轉,看完讓人直呼精彩。
東野圭吾真是了不起啊,既能寫出《解憂雜貨店》那么溫暖治愈的故事,也能寫出《嫌疑人X的獻身》這種懸疑類小說。而且即便在這種懸疑小說里,也會讓讀者感受到某些溫暖動人的東西。
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人。
在我對人生感到絕望,想要放棄一切的時候,是你拯救了我。這不是頂罪,這是報恩。
第一次看張魯一的電影,看完被他的演技圈粉,一個內心孤獨的數學天才就是他飾演的那個模樣。毒sir曾安利過他2014年主演的《紅色》,豆瓣高達9.2分,對他的演技做了高度評價。
第一次知道王凱是看《北平無戰事》,他不是主角,但在一堆老戲骨里仍有出彩表演,當時就覺得他應該會有更多好作品,后來《瑯琊榜》《偽裝者》證明了我的猜想。
嫌疑人X的獻身,有感而發是效率最高的寫作方式。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會取這樣的標題?電影與寫作有何關系?
因為昨晚看完這部電影有很多感觸,覺得有很多東西可以寫。突然想到,我曾經也有很多類似的經歷,但最后都煙消云散,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還記得當時看完《解憂雜貨店》,被溫暖的浪矢爺爺所感動,被東野先生的敘事能力所折服,承諾一定要寫一篇讀后感,實際上直到現在我都沒有寫。
還記得看完韓寒《乘風破浪》,覺得比他第一部作品《后會無期》優秀很多,要故事有故事,要幽默有幽默。很想寫一篇影評抒發內心情感,而當時沒有動筆,現在已經沒有心情寫了。
還記得3月19日跑完成都雙遺馬拉松,也是自己第一次去外地參加馬拉松,也有很多感觸,承諾自己要寫一篇總結留作紀念,而直到如今都沒有寫。
還記得參加完布恩讀書會的讀書活動,重慶本土的讀書會竟然也可以很棒,它的運營模式有很多亮點值得其它社群學習,想寫一篇文章留作紀念,而直到現在也沒有寫。
這樣的失敗案例實在太多了。
靈感與熱情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消逝,承諾最終變成一紙空頭支票。
所以我覺得當下有感而發是效率最高的寫作方式。
不管是參加一個活動,還是讀到一本好書,或是經歷一些有趣的事情,往往是當時感觸才是最深刻的。效率最高的寫作方式就是經歷后立即動筆寫,文思如泉涌,下筆如有神,這個時候很容易寫出一篇文章。先不要管文筆如何,不要管語句是否通順,最重要的是先寫完一篇初稿。初稿是寫作中最困難的部分,一旦它都完成了,會發現接下來的修改其實是容易很多的事情。
相反,越是拖延,完成的可能性就越小。隨著時間推移,靈感與熱情逐漸消失。沒有了靈感,沒有了熱情,非要無病呻吟,逼著自己完成一篇文章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所以今后想寫文章時,就立即動筆,不要拖延。比如這篇文章,就是有感而發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