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人,他在我們的眼中一點也不成功,卻成為很多人望而不及的偶像和激勵者。
他瘋狂畫畫,遠離人們都在追逐的城市,來到太平洋上的孤島。他雙目失明,除了島周圍的海浪聲,他什么都看不到。他因病毀容,被病痛折磨致死,卻沒有一刻想要回到在我們看來溫暖的家。
反觀他原來的家。他是事業小有成就的銀行職員,有美麗的妻子,乖巧的孩子。生活雖然平淡,但是有朋友,也有波瀾。這是很多人都羨慕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他只留下一個便條便永遠地離開了家。他就是《月亮與六便士》里的斯特里克蘭德。
他離開的不僅是很多人羨慕的生活,還有世俗所有的成功標準。當所有人疲于奔命,為了好車,大房子,好看卻昂貴的包追逐假笑的時候,他們是那個忽然抬頭,只想看到或消瘦或圓滿的月亮的人。他們是終極夢想家,終極到在追逐夢的過程中沒有一點雜質——沒有自我,沒有家人,沒有任何一個社會身份,只有他和夢想本身。
我不敢說,哪種生活更對,更高明,只是和終極逐夢家相比,我們就像是手握萬貫家財卻躲在角落里的苔蘚,除了羞愧,不敢見一點陽光。
你可以說終極逐夢家自私與任性。因為在我們看來他們拋妻棄子,不顧一切。他們不負責任,妄為自私,你可以用所有負心者的詞往他們的身上丟。但是靜下心來,你再想起他們,更多的卻是佩服他們的勇氣。你也忽然意識到,你的指責里還有一點自己永遠也做不到他們那樣的艷羨和嫉妒。
在夢想這個詞爛大街的時候,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堅持,能堅持多久。所有人都可以把夢想掛在嘴邊,卻少有人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而所謂夢想的最終結果是什么呢?歌唱的希望歌曲被人聽到,然后一曲成名,功成名就。寫作的希望文章被所有人讀到,然后改成電影,電視劇,有巨額稿費和大獎。
只是,你發現沒有,所有的夢想都應該是自我的產物,可衡量的標準卻總是來自他人。
你的畫作,你的歌曲,你的陶藝,你的雕刻。都是被人欣賞,被人標價,才算是功成名就。如果沒有,又用什么來證明,你的夢想的確是達成了呢?
但是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卻給了追逐夢想的另一個代價,那就是生命。終極逐夢家唯一想討好的對象,只有自己。當把自己的耗盡的時候,也就是夢想結束的時候。
夢本身有高低好壞之分嗎?我想沒有,有的只是你在這條路上愿意花多少精力和時間去追逐,愿意為他付出多少代價。
就像每一個登珠穆朗瑪的人,登峰到底有什么意義?不會帶來財富,甚至會為之送命,但是每年都有來自全世界的人,趕著負重的牦牛,跟著夏爾巴向導,向峰頂一步一步邁進。總有一些夢想不是為了帶來物質,名利和一切人們艷羨的東西,只是為了討好自己。
終極夢想家們掙脫枷鎖又把自己扔到更大的枷鎖之中,他們所追逐的早已超越了夢想,從他們脫掉筆挺西裝,扔掉領帶的那一天起,他們追逐的腳步就已經改名為命運。除了命運,再也沒有任何詞語更能讓他歸于寧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