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下午,作為一名普通的開發者,收到新浪開發者平臺發過來的一封? Email? 。微博取消 140 字限制了。
郵件全文是這樣的:
尊敬的開發者,您好!
微博開放平臺將于近日,正式開放微博140字 的發布限制。
此項功能,預計于1月28日對微博會員開放試用權限,預計于2月28日正式對微博全量用戶開放。
微博會員試用期間,通過接口接收超過140字微博內容時,站方將在內容末尾添加微博H5正文頁的鏈接,以便用戶獲取全文。
微博開放平臺預計在2月28日 (若有變動另行通知)正式開放超過140字微博的發布和接收,同時停止H5正文頁鏈接的下發。
具體方案如下:
1、微博發布接口不變,即為原參數,可直接發布超過140字 的文字,超過140字、小于2000字, 不再報錯;
2、Feed流接口中超過140字的微博,正文維持原展示方式(會截斷),會增加新的返回標識,以標識此條微博是否有超過140字的額外文本;
3、取單條微博接口(statuses/show),會在新字段中返回全部完整的正文,即超過140字的會返回整段的文字。原text字段依然為140字內容。(注:2月28號后支持,只有stautses/show,statuses/show_batch,其他微博接口,依然只返回 140字)
感謝您對微博開放平臺的支持!
看完這條內容,第一反應,其實我是很不理解的。twitter微博化?微博facebook化?【Ps:facebook表情包化么...】
不理解微博在弄什么鬼。沒有字數限制還叫微博嗎?自己否定自己,自尋死路?微博的魅力之一就是140個字,現在這個東西都要拋棄了。。。。那我們還玩什么?那還叫什么【微】博?渣浪版QQ空間不得了?!
一大串質疑聲漫罵由心而起。
本月月底,新浪微博就要解開字數上限的封印了,其實要追溯到最早,已成化石的搜狐微博大概是全球第一個不限字數的Twitter類產品了,當時這個奇葩設計讓張朝陽飽受嘲諷,有人開玩笑說搜狐微博應當改名為搜狐巨博。
140字其實是一個沒什么道理但又沒法否認的舶來設計,英文與中文的飽和度不同,前者的140字限制表達相當有限,所以Twitter一直都是一個分享狀態的平臺,而140字的中文則已經可以展開微型論戰了。
140 是互聯網 UGC 平臺林立時,后進入者新浪微博用來產品差異化、用戶體驗差異化的競爭利器。
如今微博已是主流 UGC 平臺,干掉 140 是降低內容生產(搬運)門檻的嘗試,也是差異化微信朋友圈圖文「附件」形式的努力。結果不好說。
個人簡單分析了下:
優勢:①微博的發布量會有很大提升,原先絞盡腦汁湊140字,取消后更容易激發用戶表達的欲望。
②促使更多有料的用戶發布優質長文本;
劣勢:
①不假思索的發布,容易造成信息過載,垃圾信息更多
②用碎片化方式閱讀長微博更容易導致誤讀出現,謠言可能會更多
③小秘書團隊該擴充人力了吧?
重要的是,取消140字數限制后,用什么樣的交互形式呈現內容,用戶體驗怎么樣。
隱隱感覺,新浪微博的大部分用戶可能不需要這么多字的內容。
幾天前,微博可以換行了,說明微博團隊已經對微博的文本編輯器代碼方面進行了更新,目的是為了接下來的長文本。
破壞微博這項實時服務的簡潔性和時效性是肯定的,
還有就是降低了用戶發送短消息時認真思考,字字斟酌的能力。
微博不再那種專門查看新聞頭條的信息渠道。這會導致其演變成一個公共博客平臺。第三方博客本來就沒人用了,這下新浪博客什么的估計基本死了。
實際上很多用戶,如自媒體,作家他們用截屏來處理文本,并發布到微博。還有就是用已經出現的長微博功能。但這些文本并不是真正的文本,文本應該可以搜索,可以加亮,這樣才真正具有實用性,通過微博的搜索,也可以作為以后的資源參考。
因為小考,我學會了200字作文,那時水平是看圖寫話,短小精悍
因為中考,我學會了600字作文,那時水平是言簡意賅,簡明扼要
因為高考,我學會了800字作文,此時水平是長篇大論,千篇一律
因為微博,我又重新學會了140字作文,此時水平是精益求精,不蔓不枝
因為貼吧,我學會了水 ? ? ? ? ? ?,此時水平是狗屁不通,離題萬里
因為知乎,我學會了抖機靈 ? ? ,此時水平是“七步成詩”
多年過去,140字后再無作文.....
不負責任地推測,類似于朋友圈那種點擊全文再看的段子將火起來。
--全文
不過微博貌似終于徹底想明白,他們現在不再是社交平臺而是資訊信息平臺了。
歸根到底,現在微博社交屬性幾乎完全被微信取代了,然而微博的公共廣場屬性和靈活發布機制,讓它在信息發布、獲取、辟謠和公開討論方向,仍然較微信和其他平臺有其獨到優勢。在馬航370事件以及后續多起公共事件中,體現的尤其明顯。
最后一句話,反正我是不支持這樣的,渣浪,送給你:
祈禱,
新浪,
你說的,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