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在朋友圈po了一組自己做的飯菜圖片,收到的評論中,有不少人回復我說柚子pei,你的日子過的那么小清新。其實面對這樣的評論,我并不知道要怎樣回復才顯得禮貌而不唐突。于是我給回復的幾位朋友分別發了私信。
我問:為什么說我小清新,你怎么界定小清新這個詞?
朋友A說:就是覺得你和我不一樣,同樣做菜,我的菜拍出來的照片和你的就沒有辦法比較。感覺不一樣,平淡日子我會過的越來越平庸,而你好像越來越精致。
朋友B說:就是你每天發的文字和圖片,總是很美好啊,讓我覺得你的生活美好有趣味,我的生活枯燥單調,所以說你小清新。
朋友C說:覺得你屬于不夠現實、不接地氣、脫離社會的理想主義一派,總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好像你的生活看到的都是美好,根本看不到生活的黑暗面。看不到市井生活的真實和無奈。有的時候我會想,這是真正的你的狀態,還是說你在刻意而為之,zuo出來的清新態。因為你根本都不了解市井啊,不知道真實的生活是什么樣子,在生活里你就永遠沒有發言權。總讓人感覺到你的忸怩作態。
顯然,在朋友眼中,小清新是與眾不同的、精致的、趣味的、美好的、扭捏作態的、不接地氣的。這些詞側重點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對立詞:市井氣。所以,我決定探探這個所謂市井,并打算以此來推翻朋友眼中小清新和市井之間的對立 。
第二天一大早,清晨五點半左右的樣子,天色未定,但陽光早就蠢蠢然了。我起身去了離家附近最近的那條市井街道。這條街道不是菜市場,但是每天一大早就開始陸陸續續有小商小販來兜售各種菜品、海鮮、水果等等。所有日常所需,幾乎都能在這個臨時集市找到。
菜色正一籮一簍地列在路旁,青紅皂白都光鮮;水果的香也都舞出來了,哈密瓜笑盈盈地甜,番石榴的澀似慘綠少年,水蜜桃是永遠也改不了晶瑩剔透的脾氣......但這些都比不上推車里小山似的菱角,冒著水蒸蒸的炊煙,那販子熟練地操刀剝開紫皮,露出半截雪白的肩,向過路的人聳了聳,販子說:新鮮便宜的菱角,一斤六塊啦。只見一位阿姨被吆喝聲吸引,湊到跟前,操一口上海話對著小販說:阿拉,便宜點啦。然后自然開啟討價還價、挑挑揀揀的買賣模式。
臨時集市一般持續到十點多左右的時候,商販們就開始陸陸續續撤回了,剩下的也就是一些挑揀過后的蔫黃瓜和番茄一類的蔬菜。個別攤主還在期盼能有最后一撮顧客造訪,收了這些剩下的菜品,他們好拿著錢回家,高興地對老婆說:今天生意好,菜賣了精光。
集市消散后,街道兩旁的各色店鋪終于可以大顯身手了。這個時候,你才有機會看看這些店鋪的招牌,當然還可以順便欣賞一下蹩腳又好玩的店鋪文案。我站在馬路這一邊,看著另一邊:河南燴面館、新疆手抓餅、天天早餐、好吃的油條店、福建千里香小餛飩、現烤面包、豆花燒餅、還會來小吃店、四川菜館......這條街大部分屬于各地美食小吃匯總,早餐午餐都可以在這條街解決。一般是附近的爺爺奶奶,清晨趕早在集市繳獲后帶著一臉的成就感坐在好吃的油條店,一根油條加一碗豆花解決早餐,也仍然不會忘記打包一份,帶回去給家里貪睡的小乖孫。年輕人大部分是十一點多下樓來覓食,一頓飯解決早中兩餐。看著每個店里排隊等位的架勢,就可以猜到這條街的美食店味道應該不錯,所謂至味在人間,換成至味在街邊蒼蠅店顯然更準確。
街道這一邊有英子縫紉修補、五金日雜、理發店、換鎖配鑰匙、特價服裝店......每當站在這條街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想象著他們平凡簡單的生活:小夫妻的拌嘴、情侶間的打情罵俏、兩個孩子為一顆棒棒糖搶來搶去的樣子,我的嘴唇總是不由得抿起來笑。市井生活的鮮活靈氣居然可以這么動人。有一刻我突然覺得,與眾不同、精致、趣味、美好造就的小清新和這一縷最溫潤細膩的市井生活相比好像少了點什么。
池莉在《煩惱人生》中用了大量筆墨描寫了印家厚市井生活的瑣屑、平淡、雞毛蒜皮的小事:公共衛生間兩個十戶人家共用,每天一起床就要為上廁所、洗漱傷腦筋,擠公交時被人罵流氓、遲到一分鐘只得了五元錢的月獎;食堂就餐時扒出了半條青蟲、住房要拆遷姑媽的兒子還要來家里住......她通過羅列普通市民小人物狀的生活,試圖展現現實人生的困窘、辛酸和艱辛。
顯然,池莉想表現出的市民生活,絕對和小清新這個詞沒有任何聯系,也和我看到的溫潤細膩的市井生活截然相反。但是你絕不能說我看到的溫潤細膩是不真實的、錯誤的;你也不能說池莉筆下的生活細節是虛假的、扭捏的。一枚硬幣也有正反兩面,何況是我們每天都要經歷的多面生活呢。生活的主體一樣,我們對待主體的態度不一樣,才會造成不同層面的思考。
有這樣一個故事:旅行家問一個孩子,他面前的這個沼澤有沒有一個堅固的底。孩子說,有的。可是,旅行家的馬立刻就陷了下去,陷到肚帶了,他對孩子說:我聽你說的,這個沼澤有一個堅固的底。“是有啊”,孩子說。“可是你還沒有到達它的一半深呢”。社會的沼澤也是如此,未到深處,又怎么會知道深處是否有堅固的底。所以二三十歲的年紀要和年老的人比人生閱歷,自是少了些底氣。
市井生活經驗不足的人和對市井生活深刻洞察的人,面對同一個問題也會得到不一樣的結論。正如我看到的是溫潤鮮活的市井生活,池莉看到的是辛酸艱辛的市井生活。切入點不同、接觸到的層面不同,想問題、思考能力也就不會那么深刻透徹。所以我暗自在心里對自己說:多處鬧市,多去市井走動,多沾一些市井氣,多去思考。有些事情,你不去經歷,永遠不會有說服力。
梭羅可以獨居林中,自己種豆,與獸為鄰而不忌憚,在漫山遍野中奔波,揀漿果而食。用一把斧子,建構了瓦爾登湖最特別的房子。過最簡單的生活、面對自己清醒的思想和頭腦,不是因為他不是市井之人,不是因為他自帶天才的智慧,而是因為他置市井之中,洞察之、體驗之、思考之、回味之,所以才會有《瓦爾登湖》中的簡樸生活。
我們說梭羅小清新當然可以,不過小清新力度還不夠,他是把生活過成藝術的人。
小清新的生活并不扭捏,拋棄了市井氣刻意為之的小清新才扭捏作態。想要把生活過的清新,那么就多進進市井,那里有最鮮活的人生百態,深處其中琢磨之,品味之,才能領悟之、超脫之。清醒的生活才是最接地氣的小清新。
咦,你看,我昨天從市井集市上買的那盆銅錢草,好清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