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約一個朋友出來看電影,結(jié)果被拒絕了。
她告訴她現(xiàn)在正疲于賺錢,耽誤不起時間。
原來前段時間,她的媽媽生病了,她頭一次意識到原來父母正在逐漸衰老,開始小病不斷了。
看著賬面上的金額,想到自己的月光生活,和銀行卡里僅有的兩千塊錢,突然一下子意識到金錢的好處了。
當生活帶著疾病、災難,窘迫襲來的時候,我們才會意識到:沒錢,真是太慘了。
曾經(jīng)看過一部電影,名字已經(jīng)記不大清,但是其中有句臺詞,讓我一直記到現(xiàn)在:
我并不愛錢,但我知道錢能帶來獨立和自由,我喜歡的是獨立和自由的生活。
在網(wǎng)劇《北京女子圖鑒》中,陳可剛到北京時,投奔了她的高中同學。
明知男女有別,但是因為沒有錢,她還是得腆著臉,住在同學的小公寓里。
后來差點被同學侵犯,決定離開之前還是小心翼翼地問他:
之前你給我介紹的工作我還能做嗎?
如此卑微,歸根到底,還是因為2個字:沒錢。
如果給我們一個必須努力的理由,那必然是因為怕窮。
之前看《我的前半生》的時候,覺得羅子君特別矯情。
名牌大學畢業(yè),面容姣好,因為當初老公一句“我賺錢養(yǎng)你”,便選擇做了全職太太。
所以在婚姻危機到來時,才會那么單薄無力。
在婚姻這場“賭局”里,羅子君輸?shù)木猓驗閺囊婚_始她就沒有籌碼,甚至連“本錢”也都是丈夫給的。
好在羅子君醒悟的夠快,離婚后立馬找工作,一步步翻身。
與羅子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的閨蜜唐晶。
小說里,子君離婚后,有一天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跑到唐晶的辦公室逃避現(xiàn)實,有這么一段心理描寫:
以前我并沒有來過唐晶的辦公室,今天有種溫馨與安全感,坐下來竟不大想離開。
這是屬于她的天地,是她赤手空拳,咬緊牙關(guān)爭取回來的,牢不可破,她多年來付出的力氣得到了報酬。
是工作和錢,給了唐晶足夠的底氣。
金錢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權(quán),而選擇能滋生我們的安全感。
記得有一次看圓桌派,節(jié)目嘉賓丁學良說,他在美國念書的時候最好的朋友,是猶太人。
這個猶太人朋友說:
你們亞洲人總認為我們猶太人愛錢,我以前也為這一點感到很羞恥。
但是后來我的父親跟我講了一句話,從此以后我就知道為什么我們家世世代代愛錢。
因為一旦遇到了迫害的時候,無論是什么理由,能把一家人的命買下來的就是錢。
微博上有個搞笑的段子:
閨蜜失戀了之后,訂了張機票,飛到了馬爾代夫度假,一周后回來,跟沒事人一樣。
沒錢的人,失戀了就只能買瓶啤酒坐在馬路牙子上哭。
但有錢,你就能去浪漫的土耳其,還有東京和巴黎,一邊浪一邊哭,想怎么哭就怎么哭。
不是我們非要推崇金錢,而是沒有錢,生活真的不那么好過。
只有當你把時間花在提升自己,踏踏實實賺錢的時候,你才會遠離一切浮躁和矯情。
因為那些又忙又有錢的人,絕不會把時間花在無用的情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