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徐文兵和梁冬的《黃帝內經·靈樞通天》,在疫情反復的大環境里,也來到而立之年,年輕時候那些血氣方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生猛,慢慢開始內斂和沉靜下來,體驗到了自己的局限性,從意氣風發地像國漫哪吒一樣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到了學會敬畏天命的年歲。
我覺得這種“敬畏天命”并不是一種悲觀消極,它反而是一種清醒看清現實、看清自己之后,與周遭環境和解,與天地共榮共生,順勢而為的智慧。
比起年輕時候的橫沖直撞,現在會多了一點迂回周旋的空間,很多年少時候沒法接受的事情,到了一定的年紀,對事情有了更豐富的理解,變得沒有那么斬釘截鐵而柔軟下來。
30歲前,一直都是假裝自己女強人的一副摸樣,總是希望讓自己嚴肅凌冽起來,讓人恐懼膽顫才能樹立自己的威嚴,才能讓別人服從命令去執行。可以說曾經在職場打拼那段時間,活得和個男人沒什么區別。但是也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所有的這些佯裝都是“紙老虎”,一捅就破內核脆弱得不行。
最近刷了幾個養生博主的文章,都是30+40+養心養面,安靜堅強的女人。其中有一個點是反復被強調的,便是要學會看到自己的陰柔力量,“陰陽”為什么“陰”要在前面,因為上古時代母氏部落是以女性為主,女人是人類誕生的起源,她們具有非常強大的包容萬物的能力,也有一種以柔化剛的太極里的大智慧。我看到這里,一下子醍醐灌頂,一直以來似乎都沒有好好地認清自己,關愛自己,就算能像男人一樣在戰場上廝殺,我也永遠是一個女人,我不應該為了成為強大的代名詞(男人),便拋棄了自己的本格,我一方面非常強調女性獨立,一方面又鄙夷一些靠女性魅力獲取利益的女生,這就是我自身對于“女性”的一個矛盾,我忘記了“真正的女性主義,應該是讓自己更加女人,而不是變成一個男人。”
曾經的我,完美主義,計劃狂,內卷達人。從來都在不知疲倦地挑戰自己,脫離舒適圈的路上,突然在這幾年學會了“躺平”,讓自己什么“正事”也不干,不去瞎想未來,不去硬性規定很多事情(雖然還是會忍不住去列表做計劃),就會發現其實生活還有另外一種活法
生活不是只有一種活法,只要你轉變一個觀念,轉變一個視角,一切又是另外一個世界。在躺平的世界里,也有很多美好愜意,你多了很多對當下的敏銳感知,那些路上的花香,搖曳的樹木,悅耳的鳥叫,曖昧的夕陽,咬下的一口爽脆的蘋果,侄子跑過來給你一個驚喜的甜蜜的親吻……你似乎打開了對當下敏銳感知的天線,在這個疫情,桎梏人們腳步桎梏人們高效率桎梏人們匆忙的天災底下,我們是不是多了更多對生活,對親人,對周遭的思考。從人定勝天到知天達命,便是一種成長,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