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個人可能完全不理會別人嗎?”我說,與其說是問他還不如說是問我自己,“生活中無論什么事都和別人息息相關,要想只為自己、孤零零地一個人活下去是個十分荒謬的想法。早晚有一天你會生病,會變得老態龍鐘,到那時候你還得爬著回去找你的同伙。當你感到需要別人的安慰和同情的時候,你不羞愧嗎?你現在要做的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你身上的人性早晚會渴望同其他的人建立聯系的。”
2.上帝的磨盤轉動很慢,但是卻磨得很細
3.世界是無情的、殘酷的。我們生到人世間沒有人知道為了什么,我們死后沒有人知道到何處去。我們必須自甘卑屈。我們必須看到冷清寂寥的美妙。在生活中我們一定不要出風頭、露頭角,惹起命運對我們注目。讓我們去尋求那些淳樸、敦厚的人的愛情吧。他們的愚昧遠比我們的知識更為可貴。讓我們保持著沉默,滿足于自己小小的天地,象他們一樣平易溫順吧。這就是生活的智慧
4.人對他的意見,過于害怕輿論對他的指責,結果自己把敵人引進大門里來;于是它就在那里監視著,高度警覺地衛護著它主人的利益,一個人只要有半分離開大溜兒的想法,就馬上受到它嚴厲苛責。它逼迫著每一個人把社會利益置于個人之上。它是把個人拘系于整體的一條牢固的鏈條。人們說服自己,相信某種利益大于個人利益,甘心為它效勞,結果淪為這個主子的奴隸。他把他高舉到榮譽的寶座上。最后,正如同宮廷里的弄臣
5.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里,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我想,這一切都取決于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于他認為對社會應盡什么義務,對自己有什么要求。
6.制造神話是人類的天性。對那些出類拔萃的人物,如果他們生活中有什么令人感到詫異或者迷惑不解的事件,人們就會如饑似渴地抓住不放,編造出種種神話,而且深信不疑,近乎狂熱。這可以說是浪漫主義對平凡暗淡的生活的一種抗議。
7.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顆心里的。
8.在交際應酬中,一個人只讓你看到他希望別人接受他的一些表面現象,你只能借助他無意中作出的一些小動作,借助不知不覺中掠過他臉上的一些表情對他作出正確的了解。有些時候,人們把一副假面裝得逼真,時間久了,他們真會變成他們裝扮的這樣一個人了。但是在他寫的書、畫的畫里面,他卻毫無防范地把自己顯露出來。如果他作勢唬人,那只能暴露出他的空虛。
9.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他說,“但是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做出的犧牲。
10.女人的一種無法擺脫的惡習——熱衷于同任何一個愿意傾聽的人討論自己的私事。
11.我不記得是誰曾經建議過,為了使靈魂寧靜,一個人每天要做兩件他不喜歡的事。說這句話的人是個聰明人,我也一直在一絲不茍地按照這條格言行事:因為我每天早上都起床,每天也都上床睡覺。
12.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里,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而這些符號并沒有共同的價值,因此它們的意義是模糊的、不確定的。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財富傳送給別人,但是他們卻沒有接受這些財富的能力。因此我們只能孤獨地行走,盡管身體互相依傍卻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的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
13.我所謂的偉大不是走紅運的政治家或是立戰功的軍人的偉大;這種人顯赫一時,與其說是他們本身的特質倒不如說沾了他們地位的光,一旦事過境遷,他們的偉大也就黯然失色了
14.我父親希望我象他一樣做個木匠。我們家五代人都是干的這個行業,總是父一代子一代地傳下去。也許這就是生活的智慧——永遠踩著父親的腳印走下去,既不左顧也不右盼。小的時候我對別人說我要同隔壁一家做馬具人家的女兒結婚。她是一個藍眼睛的小女孩,亞麻色的頭發梳著一根小辮。要是同這個人結了婚,她也會把我的家收拾得井井有條,還會給我生個孩子接替我的行業
15.藝術是什么?藝術是感情的表露,藝術使用的是一種人人都能理解的語言。
16.雖然我們沒有明確意識到,說不定我們還是非常重視別人看重不看重我們的意見、我們在別人身上是否有影響力的;如果我們對一個人的看法受到他的重視,我們就沾沾自喜,如果他對這種意見絲毫也不理會,我們就討厭他。我想這就是自尊心中最厲害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