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中開始,沈精兵變得越來越自卑。不管做什么事,他會思量好多,內心恐懼地很。以前的自信不知去哪了,連說話聲音都變得小起來,好像怕別人聽到說他似的。班上主動發言的人群中,再也很難找到他的身影。他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敢去觸碰自己覺得陌生的環境和人。因為這,第一次跟人打交道時,他總會用那種冷淡、靜默的表情,生怕別人會傷害他。
那是什么讓他越來越自卑呢?這跟他初中的生活環境、習慣有關,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是這樣的: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對他的心理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在一個人未成年時的性格形成時期。
這時,大家肯定回好奇:沈精兵初中不是有了姑奶的疼愛,為什么還會自卑呢?大家別著急,聽我慢慢告訴你。他初中雖然有了母親般的呵護,但是凡事都是有兩面性的。我們接受了一個事物好的一面,就得去承受它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
姑奶雖然疼他,經常給他送吃的與穿的。但是,起因就出在這,因為她拿的衣服都是她孫子和外孫穿過的衣服。雖然衣服沒穿過幾次,大多還都是名牌。不過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名牌,而且還是別人不穿的。沈精兵是個很好強的男孩子,穿上這些衣服,心里總感覺怪怪的。他的思想是這樣的:自己的衣服就是再破再難看,那也是自己的。別人的衣服,再好也是人家穿過的,不屬于自己。
他好想把心里話告訴姑奶,讓他別再給她拿這些衣服了。但是,他始終沒有這樣干。因為他知道,姑奶是怕他沒衣服穿。而且老人家節省慣了,在她的眼里這些衣服都很新,扔了怪可惜。所以,自從精兵來縣里后,只要孫子和外孫不想穿的衣服她都拿來給他。他們不是一代人,姑奶怎么會了解精兵的心事。她只看到他穿得衣服單薄、陳舊,無論如何也不會知道他的要強、好面子。沈精兵也不想傷害姑奶,從初中到高中畢業,他獨自承受著姑奶的這份愛。在他的心里,有人愛比沒愛強,就算愛的不對,他也不想失去它,也許自己太缺愛了。
但是自卑對于他的日常生活、學習影響很大,一個男孩子處處畏畏縮縮的誰都不喜歡。初二的有一天,一直很關心他的語文老師在他的作業本上給他寫了這樣幾句評語“沈精兵同學,你的名字起得很好聽,‘精銳的士兵’寄托著家長對你的期待。老師,希望你能像你的名字一樣主動、自信。加油,老師會一直支持你!”精兵看了以后很感動,當時想了好多。
他也想脫掉自卑的帽子,讓自己活得灑脫、自信、樂觀一些。但是,每當面對新事物或挑戰時,他總是忍不住往后退縮。他沒有膽量去挑戰自己,他覺得自己能力太差,怕在老師或同學面前丟人。所以,他遇事一直習慣退縮,總是知道被現實逼迫地實在不能后腿時,他才去采取行動。
一次偶然的機會,語文老師在課下聽到精兵在一個角落聽著mp3唱歌。老師當時可能太興奮了,也許是她終于找到讓沈精兵可以在大家面前表現的機會。于是,上課時,她提出讓精兵上臺給大家唱首歌。精兵當時直接蒙圈了,他戰戰兢兢地站起來,低著頭說“老師,我唱得不好,可以不唱嗎?”老師哪肯放過他:“沒事的,給大家唱一首吧。來,大家給他鼓勵鼓勵”教室里瞬間響起了鋪天蓋地的掌聲,可能同學們也想看看這個平時特立獨行的小帥哥的歌喉怎么樣。沈精兵被逼的沒有選擇,只好輕聲唱了一首自己平時經常聽得歌。雖然很緊張,可能是天賦原因也可能是語文老師的鼓動,同學們反響居然很好。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從那以后語文老師就經常在課上讓他起來唱歌。
雖然有了在眾人面前表現的機會,但沈精兵的自卑并沒有絲毫緩和。一到獨處時,他就會看著自己身上不倫不類的衣服苦悶。他總認為:大家肯定看出我穿別人穿的衣服了,他們一定會私下討論他、看不起他。就這樣,自卑的性格一直伴隨在他身邊,時時刻刻牽絆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