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宗勁 勁講溝通
端午節、中秋節、春節,每當這三個重大的傳統節日來臨之時,大家都喜歡通過微信、短信等通信工具給親朋好友發送祝福信息,這是維護良好人際關系的紐帶之一。
在上課講“學會真誠”的話題時,我講到“在行為上把握真誠”,其中有一點:真誠的祝福。
這時,我展示了一條群發的祝福微信給大家看(如下圖)。
這條祝福微信的背景是:有一位朋友,經常在重大節假日給我發送祝福信息,但都是群發,感覺沒有任何誠意,我都懶得理他。
2016年春節,他通過微信照例給我發來一張群發的祝福圖片,為了喚醒他的意識,我模仿他,回復了一條群發的祝福微信。
展示了這個帶有“報復”性質的互動微信截屏以后,同學們笑了。
我問大家:“這有意思嗎?”
同學們說:“沒有!”
我問大家:“你們發過類似的群發信息沒有?”
絕大多數同學齊呼:“沒有!”
我說,奇怪了,我每次在課堂上這樣問大家,大家都說沒有。但真實的情況是,每到重大節假日,我會收到很多同學的祝福信息,其中,超過二分之一的同學是群發。
這個現象的悖論,原因正如上次在“恕我直言,‘勁講溝通’有點小兒科”推文中所說的:很多人都“知道”應該怎么做,但不少人并沒有領悟到,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并沒有那樣去做。
這里,給大家分享一個我經歷的類似例子。
2015年6月20日,端午節。我乘飛機從重慶回廣州,中國南方航空公司CZ3406航班。
這些年以來,雖然坐的飛機不多,但也不算少。中途突然聽到一個男中音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在廣播中說道:
各位旅客,大家好!
我是本次航班的機長,本次航程由重慶飛往廣州,現在的飛行高度是7500米,飛行速度是每小時850公里,預計中午12:30到達廣州,廣州現在的地面溫度是35攝氏度。
今天是端午節,祝大家節日快樂!
平時坐飛機,播音基本上是事先準備好的固定通知,第一次聽到這么富有感情色彩的、口語化尤其是機長本人口語化的播報,暖意盈盈。
這種富有人性化的播報,就像我們給親朋好友所發送的個性化祝福信息一樣。
而飛機上平時事先準備好的固定通知就類似于群發信息,在我們內心不會產生任何波瀾。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請大家告別群發信息吧,點對點地發送,哪怕一句“XX,祝您端午節快樂!”,也會讓人溫暖無比。
因為,這種個性化的祝福信息,代表了起碼的真誠。
當然,如果轉發的是詼諧幽默的祝福語,目的是讓收到的人開心一笑,這就另當別論了。
【作者簡介】
? ? ? 劉宗勁,高校教師,著有自傳體情商普及讀物《高情商:打造你的個人魅力》一書,常年醉心于人際關系的研究,對人際溝通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理解和闡釋。畢生夢想:希望通過“勁講溝通”的傳播,影響國民的文明進程。(簡書,新浪,人民網微博@勁講溝通 同步傳播)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