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一個帶有浪漫色彩的詞匯。從狹義上講,旅行就是從一個熟悉的地方到一個陌生地方,那個地方或許有漂亮的風景,抑或是有歷史悠久的人文。有的人注重行行走走的過程和路邊的風景,而有的人直奔目的地,只為一睹目的地的風采。從廣義上講,打從我們一出生,其實我們就開始了人生之旅。我們在人生路上走走停停,起起落落,錯過了一批人,然后又遇上了另一批人,每個人都在這條路上演繹著屬于自己的故事,然后又觀賞著別人的故事,故事或精彩或平常或無趣。
旅行于我,是一個迷失自我的詞匯。走過了一些地方,看過了一些風景,遇到了一批人,然后又分開,有的成為長期交往的朋友,有的從此再無音信。每到一個地方,內心都會泛起一種莫名的情緒,即使這個地方再無風景,只是個平常的村莊。這種情緒彌漫開來,圍繞著我,即使回歸工作依然久久不能散去,所以每次出外游玩歸來,都有幾天不想說話,似乎要讓這種情緒沉釀發酵。2014年國慶,我從海口騎行400公里到三亞,在老班長青旅給自己寄了張明信片:一直在路上尋找自己,卻發現已經迷失自己!
如今,旅行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詞匯。任何人都想沾上旅行的浪漫色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人們找出可憐的一點點假期時間,匆忙的到目的地游玩一遍,拍上幾張似乎很放松很快樂很美的照片,回來后上傳到網絡。于是乎,朋友圈,qq空間,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出現了大量風景圖片,風景+人物圖片,風景+人物自拍圖片,帥氣的,美美的pose,無不向世人們宣布著,我到此一游了。而一批心靈雞湯者寫下了如下文字:要么旅行,要么讀書,身體和心靈必須一個在路上;有些事現在不做就永遠不會做了;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旅行比讀書更重要如此等等,更有甚者,用很大一個篇幅來討論旅行和旅游的區別。看來,旅行已經逐漸成為人們(包括我自己)用來炫耀比別人活的更精彩的工具了。
其實旅行也好,旅游也好,無所謂貴賤,只要你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就好了,你放松了,你快樂了就行了。甚至你悲傷了,或許這也是一種不同的收獲。2013年國慶騎行陽朔第3天,我們被錯誤地導航到深山老林,親眼所見到住在哪里的一戶貧窮人家,一間矮矮的破舊的房子孤獨的堅強的佇立在路旁,離其它村民的房子都相隔很遠,母親帶著兒子生活,她們的穿著證明著她們生活的清苦。我們請求母親加點水,母親愉快答應了。為表達感謝,我們把所有身上帶的糖果吃的給了那個兒子,兒子害羞的局促的接著,母親在一旁微笑著帶點不好意思的對我們說:謝謝!那一刻,你感覺到了人世間的悲苦,然而這悲苦在那一瞬間卻被這位母親的微笑擊的粉碎。
旅行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同的,無須羨慕別人去過了很多地方,亦無須看不起別人的匆忙和簡單。只要它不成為你炫耀的工具就好。旅行是一個浪漫的詞匯,你只須在旅行歸來,卸下所有的行李,捧一杯清茶,細細回味其中的故事和人,讓故事和人伴隨著茶香,慢慢沉淀心底,以便將來偶爾翻起,亦能感動自己!(完)
寫于201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