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華杉講透孟子》,公孫丑曰:“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公孫丑對孟子說:“老師您的道太高太美了,但實在是學不到啊,就好像登天一樣難,您能不能用一些更符合學生實際的,更接地氣的,卑近易行的方法,這樣讓有希望攀求的人可以每天去努力呢?”
公孫丑的問話,可能很多同學有同感,有時候看一些高人,就感覺他的東西自己學不到,著急,就想問老師,您能不能改一改教學方法。
孟子回答說:“高明的工匠不會以為徒弟笨,就改變或廢棄繩墨規矩;后羿教人射箭,也不會因為徒弟跟不上,就改變拉滿弓的標準。”
如果降低了拉滿弓的標準,目標都不在射程內,那學射箭還有什么用啊?
孟子接著說:“君子教人,就像后羿教人射箭一樣,拉滿了弓站著,躍躍欲試的樣子。給你看,這就是標準。有能力的就跟上來,沒能力的,自己再想辦法練。”
中道而立,道一而已矣。正確答案,中正標準,只有一個,師父最大的教導,就是示范這個標準。你若自阻,就覺得比登天還難。你若自勉,就躍躍欲試全力模仿。全看你自己是否努力。像公孫丑這樣,自己學不到,要老師降低標準來教學生,這就不是治學的道理了。
學習即模仿,雖然也有時雨化、成德、達財、答問等各種因材施教的方法,但最重要的還是言傳不如身教。學生模仿老師,這個模仿的標準,一定不能降低,這不是因材施教的事兒。只要把標準立在那兒,那些私淑諸人、偷師學藝的人也能學到,甚至可能超過老師課堂里的學生;如果為了笨學生降低標準,那就失去傳道的機會了。降低標準并不能照顧到所有人,提高標準才能帶動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