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蕙清
幸福的家庭是相同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 ? ? ? ? ? ? ? ——托爾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第一個環節寫的是斯切潘(斯齊發)與他的家庭里女教師發生了婚外戀,讓他的妻子道麗發現后,在面對丈夫的分開與他的回歸上,道麗產生矛盾的思想,痛苦的心情。
婚外戀牽扯的并不只僅僅是夫妻之間,其中還有彼此的孩子,一路走來源自美好的戀情開始,寄予一輩子的信任與忠誠,錯綜復雜盤根了十幾年的圍城生活,以及相互依賴性各種人生習慣,這些都是最后道麗選擇讓斯齊發回歸家庭的諸種原因及無奈。
基于這本書里的感觸,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我們不一定面對的問題,你能允許出軌的愛人回歸嗎?
思考以下的兩個問題:
(1)轟轟烈烈的愛情在走過婚姻生活的柴米油鹽后,它最后的真相是什么?
(2)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婚姻平淡生活真的抵不住一剎那的肉體快感?
現代人的婚姻生活都是自由戀愛,幾乎都在愛情前提下,步入婚姻殿堂,那么,在這種以美好的根基的愛情歸宿,一輩子那么長,它會不會受到了誘惑?它會不會受到了傷害?會不會有了質的變異?愛的逾越?肉體一時沖動的出軌呢?
當我們面對我們希望彼此一生忠誠,付出所有情感的港灣,在人生的海洋碰遇礁石,我們該如何面對?如何理性處理?
來看一組數字:
2016年上半年全國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168.3萬對,比上年增長11%。2015年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384.1萬對,比上年增長5.6%,其中:民政部門登記離婚314.9萬對,法院辦理離婚69.3萬對。粗離婚率為2.8‰,比上年增加0.1個千分點。從2002年開始,中國的離婚率就一路走高。2002年,中國粗離婚率僅有0.90‰,2003年達到1.05‰,到2010年突破2‰。當前數據顯示,2015年粗離婚率為2.8‰,這也是2002年的3倍多。
在這居高不下的離婚率中,出軌原因排名第一,50%的家庭分裂是因為第三者,出軌是離婚首要因素。
傳統的中國,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中國最美好的一種愛的基本方式,隨著改革開放,夫妻離婚去成為一種輕而易舉地現象,“與子偕老”逐漸成為一種奢望,社會的進退再一次沖擊。
大多數人的生活物質,生活條件日趨改善,隨著生活水平的教育程度的普高,中國家庭基本上都能夠豐衣足食,然而,在家庭生活衣食無憂的情況下,更多的家庭出現了不和諧,分裂,甚至勞燕分飛!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傳統的女性吃苦耐勞、忍辱負重,深受傳統觀念壓抑、束縛,承受百般委屈,進而對愛人忍讓、諒解。
從封建社會的三妻四妾,到現代文明社會一夫一妻制,中國女性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扭轉,結束了數千年的男權社會,女子的教育與職業衍接,突破了女人依賴男人,以男人為天的局面,使女性走向寬泛的領域,拓展就業,適應社會,有了獨立及謀生的能力,改善婦女的社會地位女性,女性從最初無力抗爭到現在勇敢追求屬于自己的天地。
也因此男女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泛,婚姻之外的不同男女有了更多的認識,更多的比較,或者日久生情,或者尋求刺激,或者躲避現實,又或者時尚花心,一不小心發展為婚外戀。
另一個導致離婚的是工作不穩定性,夫妻各住一邊,分居的夫妻有時候一年只有幾次見面機會,在目前中國很多夫妻處于這個狀態,獨居的其中一方一時受不住誘惑,背叛了婚姻。
男人與女人的出軌有著很大的區別:男人大都抵抗不了誘惑,尋找肉體刺激,最終選擇回歸家庭。女人往往追求的是靈魂上的愛,因愛出軌,也就是所謂的精神出軌,這種出軌比肉體更加可怕,哪怕是沒離婚,也會對家庭產生很大的遺后癥。
言歸正傳,愛情是自私的,排他的,他必須是專一的,不允許其他人介入,只能允許彼此的存在!
從馬伊俐對待文章出軌的“且行且珍惜”,從林鳳嬌對待成龍出軌的默默包容,從我們身邊的平凡百姓,出軌幾乎天天都在演繹,沒有一個人能夠接受自己的愛人靈或欲的出軌,出軌是對家庭對愛人深重的傷害,為什么在事情發生后更多的人選擇了寬容和接納?
允許一個出軌的愛人回歸,與其說是因為愛,不如更深層次地說,原諒與接納是因為孩子,離婚的家庭給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社會70%的問題少年來自問題家庭,原諒——更多的是選擇責任和道義,更多的是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讓孩子快樂的成長在人生最美好的原始家庭。
當發現愛人不小心或小心的出軌后,你能心無芥蒂允許出軌的愛人回歸嗎?
愿你此生都不用直面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