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表示。他強調,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7月1日新華網)
首先,感恩并用實際行動回報,是黨員干部應有的基本素質。古人云:“知恩圖報,善莫大焉”。《論語·里仁》也指出“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也”,我們的黨員干部感恩問題上在反思是否做到“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同時,要以黃文秀為榜樣:她是貧困山區走出來的孩子,在黨和政府資助下,她通過努力,考上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后在同齡人選擇更舒適更安逸的工作時,主動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反哺家鄉,選擇奮戰基層,將帶領基層百姓脫貧致富作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標,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她的人生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選擇,就是因為“受恩不忘”。
向黃文秀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她純潔的心靈、高尚的情操,把組織或同事對自己的關愛、關照或幫助轉化成為他人做好事尤其努力工作的熱情,像黃文秀那樣,讓更多的人因我們的存在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以及人際交往之間的溫馨。“大樹扎根于沃土,高樓立足于基石”,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黨員干部只有沉下身子,真正去了解人民群眾的實際情況,把他們最想解決的出行、就業、醫療、養老、環境等問題了解清楚,并一件一件的落到實處。這樣才能回報人民群眾。
其次,敬業奉獻、盡責擔當,是黨員干部先進性的重要體現。梁啟超在《呵旁觀者文》中寫道:“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巾幗不讓須眉,黃文秀的身上就有大丈夫“舍我其誰”的意志。她沒有聽從剛做完第二次肝癌手術的父親的挽留,“正因為有暴雨更得趕回去,怕村里受災,我馬上得走”。讓她說出這話就是她的責任與擔當。2019年6月17日凌晨,遭遇山洪不幸遇難的,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黃文秀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我們詮釋了敬業奉獻盡責擔當的豐富內涵。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脫貧攻堅工作已經進入攻堅克難階段,所剩貧困地區大多是難啃的“硬骨頭”我們要以黃文秀為榜樣,繼續履行”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錚錚誓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知感恩有擔當的黨員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