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林書豪終于再次復出,傷愈歸來出場時間有限,短短14分鐘,3投2中7分5助攻2籃板,數據雖然寒磣但高效,當然也無法幫助墊底的籃網擺脫15連敗的厄運。但對于籃網來說,林書豪的復出也算一個大消息,這位去年夏天本隊重磅引進來當領袖的控衛,是用來搭配洛佩茲,合成“布魯克-林”組合,原本是要爭取干出一番事業。無奈事與愿違,籃網始終舉步維艱,林書豪也因為持續不斷的傷病僅僅出場不到十五次,客觀上的表現達不到個人和球隊的預期。
可能有些外部球迷會疑惑,林書豪被認為是常規定義下的所謂“三線控衛”,你們為什么那么執著于欣賞這個球星?此言差矣,林書豪身上蘊含的精神素質絕對是頂級巨星標配,無法躋身聯盟頂尖層次主要在于他的基因承受不起最高級別的發揮。心理和身體完全不能簡單地直接聯系起來對比,那是兩個各自獨立的不同領域。
林書豪的優勢在于其始終保持的以心態為代表的精神素質,包括面對挫折的永不放棄、接受載譽的認清事實,以及在絕境中尋找希望的本事,諸如此類有意義的正能量。這樣的氣質正是聯盟超巨們身上釋放出來的底蘊,保證生活工作在聚光燈下的他們不至于沉淪在外界的評價中無法自拔。林書豪在這一點上足夠完美,雖然不可能完全趕得上超巨們,但至少保證他不會成為傷仲永球星。
“林瘋狂”可遇不可求,但林書豪在那段時期展現出來的特質,卻仍然保存在現在這位籃網核心身上。勤奮、堅持、謙虛、樂觀……始終如一,這些良好家庭背景以及在不和諧大環境中磨煉從小到大培養起來的精神素質,使得林書豪無論被捧為全球網紅,還是回歸平淡職業生涯,都能夠做到根據上帝指示行動——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其實是林書豪借一種儀式堅持自我的現實反映。
林書豪的職業生涯有如過山車,這樣的命運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很大的考驗。有一段時間,夢想好像完全實現,大合同、高關注、無限前途、千萬球迷的歡呼、領袖地位……還有開心籃球,林書豪走上人生巔峰。曾經擺在他面前的,是比鄧肯口中的“未來”更加光明的明天。
但是NBA不是一般的夢想,到達巔峰并不能夠保證就高枕無憂,這個過程被布置出無數的障礙,主觀和客觀,自動以及被動,傷病、狀態、挑戰、意外,等等,何其多的困難,可以瞬間讓一個好漢從天堂跌落至地獄,而且是再也無法救贖的那種。林書豪不幸趕上這個經歷,他在美好的年華里,遇上可惡的傷病,于是在這個賽季,打球成為一種奢侈,開心也只能刻意營造。稍有不慎,萬劫不復。好在,我們喜歡的林書豪,他一如既往地堅持著,會搗鼓發型,會附和歐文的“地球是平的”,會在Facebook上宣告“I am back”……林書豪便具有如此龐大的人格魅力,所以他還是那樣熟悉的身影,從未離開。
在因為雞毛蒜皮小事都能夠郁郁寡歡一整個月的現實里,普通人的心態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出現焦慮、急躁、憋屈、痛苦、無奈、固執,等等,莫名其妙的負能量。本夢也不例外,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下,面對碌碌無為的自己,有一種生無可戀的茫然。這個時候,想到林書豪,我的偶像,自然多出幾分力量,橫掃精神饑餓,做回自己。榜樣的力量,大概如此,我榮幸自己欣賞林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