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1)新的一周開始了。本周要閱讀一本新書了,每換一本新書總免不了要左挑右選,雖然也有讀書計劃的書單,但是還是會不自覺的挑。下一步應該先學習學習如何閱讀了。
- 拒絕碎片化閱讀。
10月31日讀的是《思考,快與慢》,手機端微信閱讀APP閱讀40分鐘,是碎片化時間閱讀的,收獲不大,由于是碎片化閱讀,時間總是打斷,思維也就跟著打斷。碎片化閱讀是個偽命題,至少有了這個體會。
11月1日,此日當助教,老師在講課時候,自己便抱著手機讀書。今天讀的是《我也有話要說》副標題是普通人的當眾講話技能。這是一本小書,看了一半。
讀《我也有話要說》熟悉了一下4點
- 內容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錦上添的花
- 一次只說一件事兒/重要的事情只有一個
- 重復/《知道做到》
- 把一切證據都準備好/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1.內容是最重要的,無論是演講還是寫作分享,一定得有干貨,讓讀者有所收獲,不然就是浪費讀者時間。
2.重要的事情只有一個,是《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作者: [美] 加里·凱勒 / [美]杰伊·帕帕森 的核心觀點,我們看了書名就已經知道了。
3.重復,《知道做到》指出人們知道但是做不到,其實是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而兩位作者給出的方法就是重復。
4.例如上面提到《知道做到》,其實剛開始我忘記到底是什么名稱了,甚至不知道從何得知的,可能是某個專欄,也可能是每天聽本書。在準備寫下是某一文章呢,想到書中說的給出確鑿的證據,于是為了更有說服力,搜索查到時《知道做到》,此次檢索了,下次便記得了。《知道做到》作者: 保羅·梅耶 / 迪克·盧赫
5.把一切證據都準備好,和我正在準備構思的一篇文章《預演》有一些類似之處。預演,引申為在事情發生之前,事先想好可能出現的問題。這里是具體到演講時,聽眾可能有不信服的地方,我們先把證據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