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家里這幾天“魔”音繞耳,是孩子著魔一樣在練歌。
我一個連發行歌曲都聽不下去的人,被這樣一個野路歌者狂轟濫炸,心臟像受驚小鳥有點慌亂不堪。但看人家這唱天唱地唱破世界的勁頭,我哪里敢說一個“不”字。瞧,人家又錄完一曲來問我:“聽著怎么樣?”我趕緊屁顛說:“挺好,挺好,又進步了!”
為準備軍訓節目,這孩子確實夠拼的。跟著主播練發音,練氣息,在全民K歌上一遍一遍錄聽,這全身心投入的勁頭倒也卓有成效,歌曲里的情感層次越來越豐富了。
想起我像這般模樣大概是在上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記得,二姐上大學回來帶了一個磁帶機,幾盤磁帶上全是街上日日播放的流行歌曲,劉德華的《忘情水》,蘇芮的《牽手》,陳慧嫻的《千千闕歌》,還有《同桌的你》《童年》《雪中情》等等。總之,我是著迷一樣沉浸其中,一放學就泡在家里聽歌學歌,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樂音里流動,或者說我的每個細胞都在樂音里膨脹。
也怪我小時候性格太活潑好動了。有一天,另一個班的年輕音樂老師把兩個班的學生合在一起上課,我被這高密度人擠人的興奮感沖昏了頭腦,老師喊了幾次“安靜下來”,我竟都沒聽見老師的話語,還和擠在一個椅子上的好朋友聊得熱火朝天。大概是這個年輕老師拿我當典型吧,他從蜂語一樣的人群中把我提溜起來說:“那你,就你,來給大家唱首歌。”我說:“我不會。”他說:“看你說得挺歡,唱一個。”
我看躲不過去,想著正跟著磁帶學唱《千年等一回》,就硬著頭皮開了口。但是沒唱兩句,就被年輕男老師怒聲呵斥道:“你這是唱歌?歌被你唱成啥了!坐下吧。”我滿臉通紅,坐下后腦子里一直嗡嗡繞著老師否定的話語。從這節課之后,我再沒開口學唱歌,嗓子在“我不會唱歌”的暗影里喑啞了很多年。
雖然我從沒有怪罪那個年輕音樂老師,但“歌被你唱成啥了”一句話像株生命力頑強的藤蔓,攀著我的軀體肆意生長。大學里,一群人晚上出去唱卡拉OK,好友需要一個人配合唱《夢里水鄉》,只有我會一點。湊合唱完后,大家說你唱得挺好呀,我說:“難道沒跑調嗎?”他們說:“沒有呀。”但我底心里并不相信他們的話,平時還是一聲不發。
記憶中,第三次唱歌是和同事們聚會時,領導說每個人都得來一首,輪到我時,我選擇唱了一首《父親》,那時候剛畢業,想起父親生養自己的不容易,唱得無比動情。那時候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想盡辦法恭維領導的歌喉上,我在這不被關注里反而覺得唱得酣暢淋漓,心情愉悅。不過,我平時依然不唱歌,感覺根本張不開口。
如今,看到孩子如此努力地學唱歌,從最初的干嚎到后來的有點調調,再到現在的旋律在線,很慶幸我沒有說過啥否定的話語。學習是一個過程,一個不斷優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本就充滿了不完美。讓一個人在這“不完美”中堅持向前的法寶,唯有支持與鼓勵。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成長之路上,因得到成人的鼓勵而“魔”音繞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