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如果愛你,決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 ? ? ? ? ? ? ? ? ? ? ? ? ? ? ? ? ? ? —《致橡樹》
獨樂
? ? ? ? 舒婷,這個鼓浪嶼的女兒,決不愿再重蹈奶奶和媽媽們的覆轍,她既不想做攀援的凌霄花,也不想學癡情的鳥兒,而是要成為一個獨立而堅強的女子,追求一種平等的愛情。《致橡樹》既是她的愛情宣言,也是她的人格宣言。
? ? ? ? 舒婷這棵木棉,很晚才遇到她的橡樹。可以想象,一個能寫出《致橡樹》那樣的女詩人,對于愛情和婚姻一定有著非比尋常的要求,那種以依附為目的、以犧牲為代價的愛情決不是她想要的。
? ? ? “假如你太急切、太草率,隨便付出自己的感情,等到你理想的、你想要的出現(xiàn),你已經(jīng)沒有機會了。”
? ? ? 舒婷終于如她所愿,擁有了一份新型的愛情,她和陳仲義之間既彼此獨立,又互相依靠,作為他近旁的一株木棉,她以樹的形象和他站在了一起,“我們分擔寒潮、風雪、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 ? ? ? 這樣的關系才能更加持久而穩(wěn)定,畢竟,人生那么漫長,充滿了變數(shù)和考驗,一個人的力量太微薄了,只有找到那個能和你并肩作戰(zhàn)的人,才擁有抗擊寒潮和風雪的能力。
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