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過,周武王起兵伐紂時發表過一次演講,這篇演講詞有三個版本——1.0版、2.0版、3.0版,1.0版殘缺不全,2.0版失傳,3.0版保存至今,內容沒啥新意,車轱轆的話來回說——紂王沉緬酒色、大修宮殿、拋棄賢良、任用奸臣,殘害百姓,不重祭祀。除此之外,還列出兩條很驚悚的新罪行——剖孕婦肚子、砍斷早上過河人的腿。
這些壞事都是商紂王一個人做,沒有說妲己參與。
西漢時,一個叫劉向的人寫了本書《列女傳》,這本書既記載了歷史上的好女人,也記載了歷史上的壞女人。關于妲己,他是這么說的——妲己喜歡誰,紂王就提拔誰,妲己不喜歡誰,紂王就殺誰;紂王弄酒池肉林、讓男女裸體追逐,是為了討妲己喜歡;紂王弄炮烙之刑,是為了搏妲己一笑。一句話來概括——紂王無腦,妲己變態。
這說明在西漢時,妲己已經參與紂王做壞事。這個時期她還是被動參與,紂王像個無腦傻瓜一樣討好她,她雖然心理變態,并未主動陷害別人。
宋元時期,經常有說書先生走街串巷說書,有一部書叫《武王伐紂平話》,說是“武王伐紂”,其實周武王只在書中打醬油,商紂王和妲己才是男女主角。想想就明白,人們站在街頭伸長脖子聽書,是為了聽個熱鬧,你唾沫星子亂飛講武王伐紂的正義性,跟上政治課似的,聽書之人還不跑光了?聽書之人要么文化程度不高,要么沒文化,講這些他們也不明白。你講兩個惡人比賽干壞事,聽眾聽著多刺激。
這本書中的妲己是九尾狐幻化而來,進宮就跟紂王正宮姜皇后各種撕,她讓人把西伯侯的瓊瑤寶釧索取了來,不料寶釧有照妖作用,妲己一見就暈倒,蘇醒以后,她讓人給姜皇后送去,姜皇后卻越戴身體越健旺。妲己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佯裝去給姜皇后賀壽,姜皇后見面罵她“賤材”,她就把頭發抓亂,衣服撓爛,到紂王面前告黑狀,說姜皇后打她,還把一把刀子扔在姜皇后腳下,說姜皇后要行刺紂王,紂王大怒,把姜皇后從摘星樓上推下去摔死。她又讒害姜皇后宮中的舊宮女、太子乳母和太子。炮烙之刑之外,她還發明了一種更恐怖的蠆盆之刑——挖個大池為盆,里面放上蛇蝎等毒蟲,把人推在里面,讓蛇蝎咬死。在她的建議之下,紂王把比干剖心而死,把西伯侯太子伯邑考和黃飛虎之妻耿氏醢為肉醬,送給他們的親人吃。
《列女傳》中說的紂王剖孕婦肚子和砍斷清晨過河人的腿,也是在妲己的建議下做的。妲己說她會看男胎女胎,紂王就找了一百個孕婦剖開她們的肚子驗看;妲己和紂王早上看見一個老人和一個少年人過河,老年人涉水而過,少年人猶豫不決,妲己說那個老年人是年輕父母所生,髓滿其脛,陽氣旺盛,不怕水冷;少年是年老父母所生,髓不滿脛,陽氣不旺,所以怕水冷。紂王就讓人把那老人和少年的腿砍斷,驗看兩人的骨髓是否如妲己所言。
在這部書里,妲己的形象比紂王豐富得多,她滿腹詭計,心理陰暗,紂王仍舊走無腦路線,如同一個執行妲己指令的機器人。
這說明最遲在宋元時期,妲己已經是狐貍精了——這個“狐貍精”不是形容詞,而是一只成了精的狐貍。這基本就是現在文藝作品中妲己的形象了。
只有一個問題沒解決——妲己這樣做的動機是什么?
明代,《武王伐紂平話》改編成小說《封神榜》,大體情節沒有變動,但給妲己的變態行為做出了解釋——商紂王寫淫詩調戲女媧娘娘,女媧大怒,指使九尾狐貍精和她的兩個好姐妹——九頭雉雞精和玉石琵琶精組成妖精團去禍害紂王,讓商朝加速完蛋。
這本書的人物更繁雜,故事更豐滿,紂王后宮里不止坐著一位姜皇后,還有黃、楊兩位貴妃,這三位后妃端莊賢淑,是正派,狐貍精、雉雞精和琵琶精是反派,三位后妃與三位妖孽組團開撕。按現在宮斗小說的套路,應該是正派戰勝反派,此書中的宮斗正好相反,是反派戰勝正派。之所以如此,是那時的書寫給男人看,男人當然關心男性世界的爭斗,后宮女人的爭斗僅是正劇之外的花絮。朝廷和后宮被昏君妖孽控制,才需要一個男人以英雄的面目出現拯救乾坤。
到《封神榜》,宮斗小說的大體思路已經具備——宮中人物有正派,有反派,正派、反派各有幫手,你死我活地撕,除了陰謀構陷,她們好像沒別的事兒干。
現代宮斗劇,愛情是推動劇情發展的原動力,《封神榜》的作者還沒有愛情意識,只能靠“妖氣”推動情節——商紂王像個沒腦子傻瓜一樣,妲己說什么他做什么,這是妲己身上有妖氣,誰見了也被她魅惑。最后,劊子手都殺不了她,她拋一個媚眼,劊子手就渾身酥軟,再拋一個媚眼,又一個劊子手渾身酥軟,只好由年老有定力的姜太公(就是前面所說的呂尚)出馬,迫使她現出原形,姜太公才將她斬殺。
九尾狐是女媧娘娘派去的,她身陷危機之時,女媧娘娘怎么不來救她?——女媧娘娘豈止沒有救她,還在她逃走的時候攔住她。女媧的理由是——我只是讓你迷惑紂王,誰叫你殘害忠良、禍害百姓了?
九尾狐聽了這話會氣得吐出一口老血吧?你安排的任務是讓商朝早點完蛋,可不就得誘使紂王殘害忠良、禍害百姓?如果紂王選賢與能,愛民如子,商朝還怎么完蛋?況且,你怎么早不出面阻止?卻在木已成舟以后,出來放馬炮?
九尾狐的冤屈上哪說去!
以現在的眼光看去,這部小說中的宮斗還很幼稚,人物扁平,情節單一,按現代宮斗劇的路子,這部小說應該這樣寫——蘇妲己與周武王姬發青梅竹馬,有蘇氏戰敗,被迫把妲己納入紂王后宮,妲己守身如玉,堅決不從,商紂王越發神不守舍。紂王后宮里,姜皇后與黃貴妃、楊貴妃明爭暗斗,妲己入宮以后,姜皇后和黃、楊二妃聯手對付妲己,下打胎藥,讓妲己受傷失憶。八王箕子暗戀妲己,在他和妲己的好姐妹智貴人幫助下,妲己女扮男裝逃出宮去,陰差陽錯遇上九王比干。妲己誤信姬發已死,悲痛欲絕,比干安慰照顧妲己,兩人日久生情。紂王讓比干說出妲己下落,比干寧死不肯,紂王威脅要殺死他。比干表示寧可被殺,也不改變一顆愛妲己之心,紂王就把比干的心挖了出來。紂王又把箕子軟禁起來,箕子被囚禁期間,熱辣的高麗公主金善姬來訪,偶遇遭軟禁的箕子,對他萌生好感,幫助他逃出魔掌,兩人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去了朝鮮,在那里建立了箕氏侯國。姬發帶領諸侯大軍殺入朝歌,紂王藏于鹿臺之上,被智貴人發現,紂王殺死智貴人滅口,黃、楊兩貴妃想趁亂毒死對方,不料雙雙中毒殞命。姜皇后雖然嫉妒,卻深愛紂王,千鈞一發之際,挺身擋住刺向紂王的劍,紂王倉皇逃走,被蘇醒過來的智貴人推于樓下,跌入熊熊燃燒的火堆之中。姬發與妲己團聚,兩人埋葬智貴人,一同回西岐,過上了王子與公主的幸福生活。
前些年新改編的《封神榜》就有點向這個路子靠攏,只不過與妲己青梅竹馬的不是周武王姬發,而是姬發的哥哥伯邑考。妲己入宮以后處于分裂狀態,白天是現代宮斗劇中常見的小清新,晚上狐貍精附體,回歸傳統小說中的惑主妖魅,后來蘇妲己與狐貍精形神分離,蘇妲己為尋伯邑考墜崖而死,狐貍精被姜太公殺死,走的是半現代半古典混搭風。
牛頓曾說,如果我看得遠,是我站在巨人肩上?,F代宮斗劇之所以好看,也是從古人到今人一點點積累出來的經驗。
最后要說的是,《封神榜》把妲己寫成狐貍精并非無稽之談,妲己跟狐貍真的有關系。
我們知道,上古有圖騰崇拜的習俗。所謂圖騰,就是一個氏族或部落認為某種生物是自己的祖先或保護神,能夠賜予自己力量,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這些受崇拜的生物,有的是馬,有的是牛,有的是虎,有的是狼,有的是鷹,有的是蛇。有蘇氏的圖騰是狐貍。晉代以后,民間流行起狐仙的故事,妲己來自于一個以狐貍為圖騰的部落,人們便把她附會成狐貍精轉世。妲己如果知道后世把她描繪成狐貍精,心里會很高興吧?我們被稱為龍的傳人,不是很自豪?龍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圖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