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是前幾天網上的一道討論題,網友們眾說紛紜,我粗略地翻了翻,有些言論是很過激的。這道題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和生活他人其實也無法評價,說到底是不是全職太太和是不是獨立這兩件事,我覺得關系并不緊密。
? ? ? ? 我會點開這個話題,是自己曾經也那么困惑過,卑微過。社會上一種普遍的言論總是看輕回歸家庭的女性,好像她們就是靠人養的,自己沒有生存能力,不會賺錢養活自己,也沒有什么人生價值,整天就只有家庭和孩子的人。這樣的目光本身對敏感的人來說就具有傷害性。
? ? ? ? 經過這么多年,除了抑郁時本身自我評價低以外,我已經完全改變了看法。我今天談的全職太太應該是和我類似的普通家庭的主婦,日常家務和照顧孩子是主要工作內容。
? ? ? ? 首先,從事務本身來說,事情總要有人做的,那誰做呢?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照顧孩子是日常工作,家庭里里外外又何止這些呢?小到水電寬帶,大到買房裝修,事情不勝枚舉,攤上老人生病,家長里短的事又哪里會少。女人顧了所有的鎖碎,男人只操心一樣事:賺錢。
? ? ? ? 從發揮各自優勢的合作角度去選擇,有存在男主內女主外的。但畢竟男女天然的差異在,至少我的所長適合顧家,不適合賺錢。我可以換水管,換燈泡,組裝家具,但要賺到讓生活好過的錢就會困難很大。而孩子爸爸卻是個動手白癡,家里事各種搞不定,賺錢反而更容易一些。
? ? ? ? 總得來說女性更細致更有親和力,照顧老人孩子,整理收拾,處理親戚間的關系會更在行。假如這些工作被認為是沒價值的,那么是這個認知的問題。分工不同,哪分什么高低貴賤呢?家長里短,沒完沒了的事務是真實存在的,大多數人都是需要面對的,總要有人做,那個做的人何來說沒價值呢?
? ? ? ? 如果說家務這種重復勞動總是感覺沒什么價值,那么外面內容重復的工作種類也有不少,就因為外面工作有老板發工資就比在家里做重復勞動有價值了?同樣是花了時間又必不可少的工作,怎么就區別對待了呢?
? ? ? ? 其次,內在人格的獨立才是真的獨立。拋開關系本身的問題,和嚴重虐待等等的問題,只說一般人,每個人都是有缺點有脾氣的。誰都知道不該把工作上的情緒帶回家,然而真正能修到這樣境界的人不算多,不少人還是會懊惱地在家發脾氣,氣頭上看什么都不順眼,又不愿說個來龍去脈傾訴一下,難免會說些傷人的話,家是個安全的地方,成了最容易爆發的地方。
? ? ? ? 當另一半說你沒賺錢,供你吃穿之類的話時,是否他在發泄情緒?是否能理解到話語背后的故事?是否能等冷靜下來好好談一談,哄哄人家呢?
? ? ? ? 做不做得來這樣是兩個人之間長期磨合的過程,重點是基于彼此信任,溫暖和安慰是彼此給予的。從自己本身來說,對自我價值認同被對方一句話就滅了嗎?
? ? ? ? 如果一個人是獨立的,不管是顧家,還是在外工作,內在人格是獨立的,這才是關鍵。自己不要看不起“顧家”這份工作。有些女性盡管在外面工作很厲害,也并非真的獨立,真的見過明明自己可以獨擋一面,可內心卻脆弱的必須依靠一個人的女性,為此吃盡苦頭的女強人也不少。金錢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能顧好生活,能安靜地獨處,能感受到自在,逆境時有力量面對,就是個獨立的人。
? ? ? ? 第三,談談得與失。條件總是有限的,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限制,凡事都會有得有失。在外面工作,肯定很多人經歷過職場的風風雨雨,可能會挨老板批,會被上司罵,還會被同事擠對。職場里似乎受盡磨難就是理所當然一樣,要么忍氣吞聲,要么吐槽跳槽,不會考慮到類似家庭主婦的價值問題,畢竟那是工作,有工資的工作。得到和失去似乎都覺得很正常。
? ? ? ? 那假如家庭主婦是份職業,在家庭這個職場受了點氣呢?盡管這是一份不太容易跳槽的工作,閨蜜間吐吐槽還是可以的。一個人的一生什么工作才有價值?既然“顧家”這事總要做,外面工作又差強人意,或者兼顧工作會很辛苦,何必難為自己呢?正常范圍內受了點言語和態度方面的氣,算不算一種代價?算不算一種失去,得到的是不是一定程度上生活的享受呢?在人格上是獨立的人,無論怎樣的境遇,都能有享受生活的時刻。得與失是平衡的,審時度勢地選擇,在有限的條件下智慧地生活,在有限里創造無限的內在空間,何樂而不為呢?
? ? ? ? 最后,要說說人與人的差異。男人女人有差異,成長環境有差異,每個人都是有差異的,常常會覺得對方怎么都講不通,其實是對事情的理解兩個人不一樣罷了,就像現在美國人對口罩的理解,簡直不可思議,可很多人就是這樣的思路和觀點。不僅國與國,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家庭都會造成差異。
? ? ? ? 多年后發現,別什么事都去掰扯清楚,接受差異,適時放棄,難得糊涂,不失為一種真正對自己好的方式。一個人喝茶也不失為好時光啊!放棄扯清楚,不代表放棄自己的理念,也要多反思自己,自己也是個有局限性的普通人。不能因為自己喜歡豎著削土豆皮,就覺得橫削土豆皮的人是錯的。
? ? ? ? 一個獨立的人,做不做全職太太都是獨立的。眼下我讓自己適當安逸的生活,不為了證明給人看,去外面拼命努力。平常學習,閱讀,讓自己內心得到成長,對世事看得更透徹,是一種付了一定代價的不錯的生活方式。
? ? ? ? 哪天真的危機來了,我相信自己并不會因此就荒廢的一無是處,再苦也不會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孫少平那么苦吧,就算那么苦,看看那些苦難中的人們,怎么換成自己就不行了呢?怕什么呢,心不倒,人就不會倒。
? ? ? ? 誰說全職在家的人,就沒有自己的思想見地,沒有獨立人格?我認識的很多媽媽,她們一直在學習,與孩子共同成長,這樣的看法我覺得過時了。不過,不獨立的人依然不少,想要改變,不是出不出去工作,而是從自身出發,好好地學習成長!
? ? ? ? 獨立就在自己身上,與他人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