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 原創(chuàng)首發(fā) 文責自負 】
關(guān)于父母之間的愛情,這個故事在我腦海中徘徊很多年了,一直缺少一個契機,不知道如何提筆。
他們沒有轟轟烈烈,也沒有被迫的無奈抉擇,而是歷經(jīng)千番苦難之后的歲月靜好。
2012年,我回縣城讀高中,父親回村翻修老房子。當時爺爺還在世,我很喜歡聽他講故事。我們村的土匪頭子,我們老祖宗是山西人,還有他們吃大鍋飯的日子……還有我父母年輕時的故事。
1994年,18歲的父親,把懷有身孕的母親帶回家。沒有辦酒席,沒有結(jié)婚證,爺爺給了父親一頭乳牛,一個破舊的老房子,還有幾塊田地,就這樣分家了。
老房子在半山腰上,右側(cè)不過百米的距離就是一片墳地,都是村里埋著夭折的嬰兒,再上方就是村里安享晚年的老人墳?zāi)埂?/p>
老房子有過一段故事,曾經(jīng)有人在房梁上吊死了,那個時候房子就不再有人居住了。不知道那個人和爺爺是哪門子的親戚關(guān)系,房子被爺爺收走了,后來成了我們的家。
房子老舊,起初的時候是用干稻草編織的墻,靠著幾根頂梁柱,支撐著我們風雨飄渺的家。
那一年的某一個深夜,母親懷著哥哥;一個人躺在床上,房子刮風下雨,她總是聽見嬰兒的哭聲。那時候18歲的父親,還沒有習慣這個家,晚上總是去爺爺那里嘮嗑、吃飯,夜深了才回家。
直到今天,說到這里時,母親總是流淚,臉上能看出當時她的委屈至今都無法抹去。
爺爺那里關(guān)于父母的故事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后面發(fā)生的事情都在我的記憶里,最深刻的就是“豬腿事件”了。
發(fā)生“豬腿事件”的時候,我有零碎的記憶了。
在那時,有一段和父親的對話我記憶深刻。
“爸爸,爸爸∽∽”
當時父親正在劈柴,我剛從外面回家。
“爸爸,爸爸”
“嗯嗯”
“我爸爸呢?”
“嗯嗯,爸爸在呢,媽媽不在。”
“媽媽,媽媽,我爸爸呢”
……
當時,我沒有找到母親,只看見家里的板凳爛了一地。
后來懂事了才知道,當時父母吵架了,父親將家里的新板凳全部砸爛了;母親一氣之下,將家里用來過年的大豬腿背回外婆家了。經(jīng)過外婆一夜的勸解,第二天母親又把大豬腿背回了家,還記得自己當時對大豬腿的渴望,直愣愣地盯著父親燒烤豬蹄,用燒紅的鐵棍壓在豬皮上,燙起一陣陣濃煙。
大概是到了2000年,我4歲左右,叔叔伯伯們來幫忙修葺老房子。房子右側(cè)的圍墻改成用土磚,堆砌在上面,然后用木棰子一下一下敲擊結(jié)實。
6歲左右的時候,天色還不曾亮,我從睡夢中醒來,父母分別把我和哥哥抱到了爺爺家。坐在火坑旁,依稀記得母親盯著火苗落淚,父親低頭不語,爺爺奶奶的不情愿,最終還是選擇接受。留下我和哥哥,帶著妹妹去打工了,這就這樣,我和哥哥成為了留守兒童。
……
9歲的時候,外公去世,父母回來,母親見了外公最后一面。事情結(jié)束后,我和哥哥也一起跟著爸媽去了浙江。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我才更加了解父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母親身材短小,有點胖,脾氣火爆,性格強勢,做事有主見,卻總是愛落淚。爸爸身材纖瘦,話很少,優(yōu)柔寡斷,生氣時很無理。
我經(jīng)常看見媽媽流眼淚,是在她和爸爸吵架的時候,在她受委屈的時候,在她回憶往事的時候。
平凡的日子總得發(fā)生點波瀾,爸媽時常發(fā)生矛盾,總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多了也就成了大事,急了就會互相破口大罵,有時候還會動手。往往都是媽媽先動手,因為這樣的事,光記得住的,我家就換了十幾個水瓢。我至今也不明白,母親為什么專注于砸水瓢,紅色的塑料水瓢,家里不是還有電視機嗎?
他們爭吵的時候,某一個人說不贏了,罵不過了,又或是累了,就會開始摔東西,首要目標就是水瓢,案板,熱水器,又或是拿起碗就往地上砸。往往媽媽砸不了多久,爸爸就不再干看著了。
“砸,你使勁地砸,我和你一起砸!”
爸爸這樣說著也開始動手,什么木質(zhì)的小板凳,掃把,水桶,因為這樣級別的吵架換了一次又一次。我家共有五個人,每次買十幾個碗,幾個月過后,就會莫名其妙的消失不見,然后再采購一批新的。
看著媽媽沒有停止的想法,一邊罵罵咧咧,一邊砸東西。
一般情況下,爸爸就會火冒三丈,那脾氣就會蹭蹭往上漲。
“來來,有本事,你把電視砸了啊!”
“……”媽媽的反應(yīng)就是罵罵咧咧地結(jié)束了,罵個不停,有時候罵著罵著自己就哭了,有時候會因為自己突然的停止而尷尬地笑。
后來買了手機,他們再吵架的時候,手機也成了終止爭吵的神器,當然偶爾失去效果也就成了報廢品。然后第二天媽媽就會非常心痛地去換了一個手機,罵父親干嘛不阻止她砸手機。
一家人,是沒有隔夜仇的。從我記事起,對爸媽最多的記憶就是吵架,還有收拾我們兄妹三人了。
最初他們吵架的時候,我們兄妹三人都哭成了一堆,害怕地躲在一個角落里。后來是妹妹站著傻傻大哭個不停,我站在一旁默默不說話,哥哥委屈地哭著抱怨爸媽。最后就是哥哥在外面上班了,妹妹依舊傻傻地哭個不停,而我和爸媽理論不過,覺得委屈,也一起哭了起來。
是從什么時候,別人問我喜歡什么樣的女生時,我腦海里的第一個身影就是能像媽媽一樣的女生?
或許是因為自己和爸爸很像,優(yōu)柔寡斷,也不愛說話,一旦生氣了偏執(zhí)得誰也拉不回來。結(jié)合著爸媽二十多年的生活經(jīng)歷,才明白,他們就是彼此的良配;曾經(jīng)的爭吵,如今看來也成了渴望追憶的小美好。
爸爸做事猶豫不決,媽媽就直接給他做決定,或者直接自己出擊;爸爸不擅長交際,也討厭麻煩,媽媽笑嘻嘻地找人辦事;爸爸一旦陷入偏執(zhí)的漩渦,媽媽就會停止無理取鬧,服軟化解;實話說,爸爸經(jīng)常對一些麻煩的事情,采取退縮的態(tài)度,每當這樣的時候,我最愛聽的就是媽媽給爸爸講各種大道理,現(xiàn)在想起來就是各種讓人精神一振的雞湯,而且這雞湯對爸爸特別受用,一次次看著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沖鋒陷陣。
爸爸很少說話,卻一生在奔忙。我想爸爸這一生目前最大的成就,應(yīng)該就是取了我媽媽這樣的一個女人,養(yǎng)大了我們兄妹三人,還有終于在農(nóng)村蓋了三層高的小樓房。
2012年,爸爸終于翻修了老房子。后來又蓋了一個兩層的茅屋,一個一層的廚房,前年修了大院子,去年終于給房子貼上了瓷磚。完全修好了的新房我還沒有見過,但是想到爸媽睡過漏雨的茅草屋,不禁覺得他們很成功,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換來超越以前的生活。
還記得去年媽媽在抖音上發(fā)布她在房間里跳廣場舞的視頻,呆呆的,卻充滿了自信,點贊的有父親,還有一堆七大姑八大姨。
現(xiàn)如今,一個人在外面的日子里,總是刷一刷媽媽的抖音。
經(jīng)常看到他們兩個合唱山歌,筆畫著手指舞,淳樸和諧的畫風,讓人傾羨。
評論區(qū):
? ? ? ? ? ? 我:“來自爸媽的狗糧,祝爸媽永遠恩愛”
???????七大姑:“你們夫妻倆太好看了!”
???????八大姨:“夫妻恩愛,好羨慕你們!”
???????中國人民群眾:“幸福美滿啊!”
這就是我爸媽的愛情,因為愛走到了一起,因為愛彼此守候,很幸運,這一生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