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Goose house——ごはんを食べよう(一起吃飯吧)】
這么說吧,在學校的時候就很想寫了,只不過怕那時候寫出來了反而會讓自己不開心,所以就沒寫,直到現在。
歌曲的內容其實挺簡單的,就是想要一起吃飯,想要留住彼此。
時光飛逝,曾經好像可以一直就那么呆在一起的日子慢慢離去,我們之間的距離好像也變得越來越遠,僅憑無形的網絡連接著,好像真的可能會失去對方一樣。很忙,也總是一個人,忙碌于各種事情,有什么事,也只能說給日記聽。不知道說給誰聽,親近的太遠,不愿他們牽掛;臨近的沒那么近,交尚淺,不好言深。所以,挺矛盾的。
憋在心里的情緒慢慢擠壓,所以就喜歡上這首歌。但,怎么說呢?確實,有些人好像無論如何都不會失去,所以直到今天還是很沒大沒小地和我聊天,所以直到今天還是很期待著能一起吃頓飯,所以直到今天還是有種莫名其妙的習慣……有人說,好的友情,三秋不見,如隔一日,大概說的就是這樣的吧。
只不過還是會想念啊,當我在外地一個人過著那些節假日的時候,當我隔著手機在開心聊天的時候,當我懷著期待去到某個地方卻避免不了早就知道想見的人其實還沒回來的無奈的時候……時光好像總是這樣,總在某個點斷裂,卻又給予連接的可能,讓人又愛又狠。
哪一種思念更讓人覺得無奈?是失去之后才才察覺到的,還是還沒離開就開始的?當我漸漸學會了珍惜,不會再等到失去才察覺之時,我卻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后者,還沒離開,我就開始想念,想念還在我身邊卻終將離開的,直到現在。
“有機會就再一起吃飯吧。”
“沒機會了。”
“你不是說沒機會嗎?”
“(大白眼.JPG)哼!”
我其實不太喜歡說像“有機會再聚會吧”“有時間再一起去走走吧”這樣的話,覺得這樣的話是帶著實現可能性不可控的諾言,而無法確定實現可能性的諾言就像是謊言,又何必許下?當然,諾言之所以會存在,本就是因為有實現不了的可能,不是嗎?
但,即便如此,我卻往往會成為那個許下這些諾言的人,因為和我的“不喜歡”相比,我更希望他們能活得簡單一點、積極一點、并且保有希望。我很清楚,懷念過去,懷念那時的美好,是因為過去能給予心安,過去存在著未來所不存在的安全感,但我希望我身邊的人能堅定地走向未來,然后由我來實現這些諾言。
所以,我得反復說服自己,告訴自己——你應該繼續努力、繼續走下去,不斷前進。這樣,你才可以實現自己許下的諾言,比如,一起吃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