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在聊到一些另類職業的時候,是不是都會興致勃勃、羨慕又好奇呢?因為多半另類的職業都是既好玩,又收入不菲,對嗎?像那些聞香師,試睡師,試吃師等等,都很好玩。即便是如聞臭師、聞屁師這樣不好玩的職業,但收入卻也非常的可觀。
然而,有一種另類的職業,不僅收入很低,而且還時刻得冒著生命的危險,你能想到是什么職業嗎?你覺得會有人愿去干這個工作嗎?
我想你肯定猜不出來,不如讓我告訴你答案吧。這份危險的工作就是排除地雷,干這項工作的人,就叫排雷員。他們多數都只是普通人,而非軍人。
我知道這個職業,是過年時候偶然看了一個探險記錄片,里面詳細介紹了這個職業的由來。它的誕生,是與戰爭有關,并且只出現在某個特殊的國家,這個國家便是柬埔寨。
柬埔寨是一個毗鄰我國云南省的東南亞國家,國土面積只有18.1萬平方公里,跟我們的廣東省一樣大,總人口卻才有一千多萬人,還沒有上海市的人口多。然而,就是這樣小的地方,在戰爭時期竟然被埋下了幾千萬顆地雷。時至今日,都還有近1000萬顆地雷還沒有被清除,占全世界未清除地雷總數的10%。相當于一平方公里就有幾十顆地雷,這多么可怕!
然而,無法讓柬埔寨人停止恐懼的是:從1945年抗法戰爭到1970年的內戰戰爭,再到1978年抗戰越南,1989年越南撤軍之后又陷入內戰,直到1993年柬埔寨才得以進入和平重建時期。在這幾十年里,無數的地雷被不同的陣營埋到地下。隨著時代變遷,地雷被埋在什么地方,再也無人知曉。而這些地雷大多數并不配備自動失效或定期自毀裝置,如果不小心踩上,隨時都會沒命。
據排雷機構統計,柬埔寨近幾十年來已有超過6萬人因誤踩雷致死致殘,目前每天仍有兩三人被地雷炸到,95%以上的受害者都是平民。在柬埔寨的21個西部和北部地區,還有柬泰邊境的拜林、梅萊山、扁擔山等邊遠雷區,就流傳著“排雷基本靠人踩”的寫實傳說。
這些地雷,一顆的制作成本只要7美元,清理費用卻需要3000美元。可見,柬埔寨的排雷工作是多么地任重而道遠。
柬埔寨的排雷工作大部分是靠人工來完成,因為排雷機造價昂貴,柬埔寨能投入使用的排雷機只有3臺。雖然也訓練有大約50條排雷犬,35只排雷鼠,用于嗅探地雷,但還遠遠不夠。當地政府組織有專業的排雷人員,每月向他們發放200美元(折合人民幣為1300多元)的薪水,但這個“在刀尖上跳舞”的職業實在太過危險,所以一直人手不足。為了支援柬埔寨的排雷工作,中國政府及國際人道主義組織也派出大量的志愿者。
排雷作業須得嚴格按照規定來做,排雷員要穿厚重的高領防彈衣,并戴上頭盔。由10到20人一組,在雷區邊緣排開,手持園林工具和金屬探測器。大家依序沿著小道向前推進,先清除植被,再用探測器進行探測。當探測員手中的儀器發現有地雷后,就會發出“嘟嘟”的報警聲。于是大家便放輕腳步后撤,只留下一名專業排雷員將地雷挖出,或者直接引爆。他們每排完一顆地雷,就會將具體位置上報給官方排雷網站做記錄。
然而挖雷實在是一項危險系數超高的工作,因為有的雷被埋得太深了,引信或在下面,或是受潮了,不挖就沒法引爆。有的雷從泥土里挖出來的時候,看上去依舊嶄新光亮,殼體覆有厚厚的防銹塑料涂層。這樣的雷沒法拆卸引信,只能引爆。但令人料想不到的是,雖然30多年過去了,但這些雷的威力依舊絲毫不減,仍能傷到幾百米外的人和畜。
在這樣密集布滿地雷的區域工作,排雷員們隨時可能發生意外。我國志愿者陳敏就曾多次遭遇危險,有一次她和志愿者們在小樹林里專心致志地尋找地雷,她忽然感覺脖子上有點癢,伸手觸摸到一只山螞蟥!她正想將山螞蟥拍死,卻吃驚地發現耳旁橫著一根銹跡斑斑的細鐵絲,這顯然是絆發雷。順著鐵絲過去,她居然找到了8顆地雷!這個連環雷呈弧形散布開來,正好將志愿者們都包圍在中心。如果不是那只山螞蟥,說不定她已經觸發地雷身亡了。陳敏后來心有余悸地說:“看得見的敵人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知道有危險,卻又不知道危險在哪里、什么時候會變臉發威的那種恐懼。”
這些排雷員,是用自己的生命來捍衛他人幸福生活的人。他們在柬埔寨,是英雄,是尊貴的賓客,去到哪里,都會受到當地人的熱情款待。
還有一些人,他們主動參與排雷是為了自我救贖。Aki Ra(阿基拉)就是其中一個,他在6歲時被紅色高棉軍隊抓去當少年兵,被教唆學習殺人和埋地雷。后來他被越南兵抓獲,更被逼著每天24小時不停地埋地雷,短短一個月就埋下4、5000顆。眼看著自己的親人和朋友被炸得尸骨無存,他心中升起了沉重的罪惡感。
在戰爭之后,他們回到家鄉想要種田為生,卻悲哀的發現,自己的田里到處是地雷。無奈之下,他們只好自己動手去排雷。后來,他們又去幫別人排雷,并一直堅持到現在。他們認為,除去一顆地雷,他們就能減少一分罪惡感。
為了贖罪,Aki Ra和他的團隊在吳哥窯建立了地雷博物館,并籌集善款幫助因地雷而受傷殘的孩子,協助貧困農村建立學校。他們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毫無疑問,人們早已將他們視為英雄。
職業本無貴賤之分,但人生卻在于是否有價值、有意義。有一些人,一心只想著能幫助他人、造福人類,所以即使是沒有半分回報,他也會毫無保留地投入進去。我們也許做不到他們那樣的崇高,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善待生命,與人為善,以及多向世人傳遞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