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在我進入大學開始學習這個專業之前,對這個名詞的了解,就只有每天晚上父親一定要看的新聞聯播。進入大學,開始接觸這個專業,只是覺得學習新聞理論,和以前學習一樣,僅僅是為了考試而背誦書上的知識。
有人說,新聞就是把一個事件及時準確的報道出去。學了三年的新聞專業,我了解到我們身邊的小事也是新聞,只要它對我們的生活有一點的影響。新聞工作者對新聞超強的敏銳感和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以及對新聞工作的熱愛、執著是做好新聞人的基本,如果發掘深層次的新聞素材,挖掘新聞事件背后的社會實質,新聞往往會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跑 ”、“搶”,這些都是新聞人的特性,當然,這里指的都是在第一時間搶到新聞。在大學的第一節課,老師就對我們說過了,“ 在新聞媒體這一行,就是女生當男生用,男生當畜生用” 。想干好新聞,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沒有健康的體魄,就沒有辦法跑新聞、扛機器、以及進行一些深度的報道。所以,每天早上的晨跑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想要獲得新聞,要求我們不僅要善于傾聽,更要學會求問。尋問新聞的準確,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是不可缺少的。每天早上在小樹林里,都可以看到我們的新聞學子在喊著“ 阿毛.......”,對著那一棵棵可憐的樹練習著普通話。那時候,有時候練久了臉會有酸痛的感覺。
一個師兄給我們講,那時候,他每天早上就是在小樹林這樣對著樹練習,可是我們潮汕地區大部分人的普通話就是會練不過來,有時候,他沒辦法了,就在口中含一顆橄欖來矯正口音。
大學三年,我們就像早起的“ 蟲兒 ” 在找 “鳥兒 ”。找的不僅是一份與新聞相關的工作、是努力追尋的夢想,更是為了成為一個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媒體人。
(文/李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