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二寶從醫院回家后,才發現自己胳膊上青一塊紫一塊的,應該是產痛時胳膊用力拽著產床把手造成的吧,在醫院那幾天居然一點感覺都沒有。是的,生完寶寶在病房的那幾天,由于疫情醫院不許家人陪護,每天探視時間只有一小時,那幾天身上都痛的木然了,且睡不好覺,胳膊上這些小痛又算的了啥?
只記得那幾天在產科住院區的一個最大的病房里,里面有六張固定病床,還有兩個臨時病床,人最多的時候,住了八名產婦,日夜亮著燈,時時有哭聲和呻吟聲。在病房里,精神是一刻都無法放松的,一心守護著小寶寶呢,身上的痛都還顧不上。
31床的產婦是在那個病房住的時間最久的了,我住進去的時候她就在待產,我出院的時候她還在待產。她的情況比較特殊,臀位,住院一開始是等待孩子自然轉位未成功。一般醫院可能就直接給剖腹產了,可是這個醫院有技藝高超的醫生,給她做了外倒轉。聽她說外倒轉像剖腹產一樣也是打了麻藥的,只是麻藥勁兒過去之后身上疼痛也一樣,身上插著導尿管她還動彈不得。那天中午吃飯的時候,聽著她艱難的坐起來,欲哭無淚的跟護工說著:“我右手有腱鞘炎,左手還插著針頭,我感覺自己就是個廢人,就是個廢人!”這位姐妹,在我出院的時候還沒有自然宮縮,她還在擔心自己會不會到最后還得選擇剖腹產,受三茬罪。
33床的妹子是從30床調過去的,30床臨著門,人進人出的首當其沖,她在30床住了兩天,產痛了兩天兩夜,第二天夜里實在痛的受不了還打了一針杜冷丁。原33床的妹子就是夜里打了杜冷丁之后睡著了到后半夜宮口開大了直接進的產房,很順利的生產并很快出院了。所以30床的妹子可能是想沾沾她的順利吧,原33床出院后她就調到了30床。可是,調整床位后她依然疼的難受但宮口不開,然后就打了催產素。產痛加劇,可這位媽媽的宮口依然不開,后來就被醫生推到待產室了。第二天早上被推回來的時候,已經剖腹產得一子。她依然是疼得直哼哼,身子一動都動彈不得。她媽媽探視時看著女兒痛苦的樣子,哭得哽咽,在一邊跟護工阿姨說:“這孩子從小就怕疼,這罪受的!”
35床是個年輕新手媽媽,我住進病房的時候她正在產房,是第二天早晨生完回的病房。年輕還是身體好,她回病房后興奮的說著自己生產的過程,她是打了無痛針的,所以自己到回病房都沒有太多的痛感,孩子生的很順利。她的痛苦開始于那天晚上,剛生下來的小男嬰哭鬧不止。她抱起來晃著,孩子就不哭了,她累了想放下一會兒,孩子立馬大聲哭起來,她只能一直抱著。到了第三天早上,她已累的身心俱疲,急匆匆單位出院了,說出院后家人就可以幫著抱孩子了。
32床的媽媽生的倒是蠻順利,孩子也挺乖不太哭鬧,只是孩子吃奶的時候遇到了麻煩,她一個乳頭內陷出血,叫了幾次醫生,醫生也沒什么好辦法。她也麻溜的出院了,回家去有人照顧也方便想辦法。
33床的妹子一天一夜之后終于可以吃些東西了,醫生要她必須動一動,而此時麻藥的藥勁兒已過,她一動便是渾身的痛楚,她還是躺在那里直哼哼。醫生還是在說著醫囑,最后記得醫生說了一句“剖腹產要等兩年以后才可以要二胎”。33床的妹子咬牙切齒的說:“我這輩子都不會再生了!”醫生輕嗤了一聲:“生第一個的時候都這么說,過幾年就不這么想了,生孩子是個好了傷疤忘了疼的事。”
我聽了這話心里一驚,是啊,生完老大的前兩年,我也是掉著眼淚堅決不要二胎的,后來也不知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就覺得,其實再生一個也不錯。
生產之痛,聽報道說是疼痛等級很高的疼痛了,一般人都是很難承受的。只是再大的疼痛,過去之后,再想起時,真的就沒有疼痛在著的時候那么痛了。身體的巨大疼痛過后,回想起來時,是心里淡淡的痛。不過,如果是傷心之痛,過后回想起來時,卻仍是真真切切的。
經歷過了大大小小的各種各樣的疼痛之后,你終將會明白一個道理:人生的痛,只能由自己承受。別人的安慰或許能緩解內心由于疼痛而產生的不快樂,但生活給你的痛,只能自己勇敢的承擔,并忍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