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句話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昨天晚上,像往常一樣,碼完字,敷上面膜,爬上床,打開手機看微信。
突然間看到一個新建立的群,于是好奇進群看看。
爬樓爬到頂端開始瀏覽,剛開始的一張圖片,吸引了我的目光,因為這張圖片正是出自我手,看到大家對此處的內容提出了異議,指出這里的問題。當時的自己很是感激,因為最近一段時間高強度的出文案,檢查圖片,對錯誤開始變得“避而不見”,總是檢查不出錯誤,很是頭大。
而進群里就看到大家開始指出存在問題的地方,幫了我很大的忙,瞬間壓力也小了些,心情也變得更好。
但是再往下瀏覽,味道就變了,直接變成了工作態度的攻擊,讓人大為不悅。
而導致這一轉變的原因,僅僅是一句話:“這一看就是百度來的。”就是這一句話,將內心滿滿的感激與愉悅,瞬間轉變為厭惡和憤怒。我第一反應就是,我怎么寫的東西,你如何知道,就來任意評價別人。當時自己就怒火中燒,怎能忍得下去,于是進行了反擊。一句話敲出去,我立馬進入戰斗狀態,念叨著有問題就說問題,沒必要對別人進行評價。再接著往下看,自己也慢慢冷靜下來;再看看群成員40多人,當前說話的只有3個人,其中兩個還是大領導。于是我選擇成為沉默的大多數。
冷靜下來之后,我意識到,一句話原來具有如此強大的殺傷力,讓感激瞬間變厭惡,讓愉悅瞬間變憤怒……最后朋友變敵人。除此之外,我也終于懂得做一個情商高的人是多么的重要,會說話是多么的重要。
02 換了“泳池”,尷尬的局面依舊存在
身邊有很多孤獨的小伙伴,他們看起來無比的熱情,好像對你掏心掏肺,你也能感覺到他的真誠與認真,但是他們就是不受歡迎。
到底問題出在了哪里?
通過長時間的接觸,慢慢才明白了些原因,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不會說話。
他們有結實更多新朋友的能力,但是時間都不會長,大概3-4個月吧,身邊的朋友就老朋友就消失不見了。而他們還總以為是朋友出現了不可饒恕的問題,或者工作態度有問題。但往往真正的問題卻從來沒有觸及過,就是從自身找原因。
于是不斷地失去老朋友,又不斷地結實新朋友,如此反復,最終自己依舊孤獨。
因為他們不會游泳,就想換個泳池試試。但是,沒有有用的本事,還多少泳池也是徒勞。
03 如何才能學會“游泳”
在與他人的日常交往中,很多時候回遇見有分歧的場合,那么如何學著照顧到對方,又能順利地表達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呢?
有兩個步驟,首先要尊重對方,不要表現出冒犯的言行,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觀點。我們可以試著用下面3個句式進行溝通:
001 你說的不錯,但我的看法有些不同,我認為......
002 這個問題也許沒那么簡單,也有可能是......
003 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對于文章開頭提到的案例,小伙伴本可以直接表達觀點即可,不必加上“一看就是百度來的”這句冒犯的言語。
其次,最重要的是給予有效反饋。對于有效反饋也存在一個小技巧:SAQ法則。
001 S,即Specific,明確
瀏覽資料之后,先如實描述自己的所見/所想,不要有任何顧慮,等全部問題列出之后再進行優化,這樣利于有效明確問題且不遺漏。例如,看到文字表述有問題的第一反應是:太不專業了,一看就是百度來的。后面重新組織語言,變成了“內容描述與實物有偏差,缺乏說服力”。
002 A,即Actionable,可行
確保自己的建議是有用的,對方看了之后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比如內容描述的建議是,“圍繞實物的材料,用專業的語句進行表達,可以參考某某產品的介紹。”
003 Q,即Quick,迅速
盡快給出意見與答復 ,否則過幾天再看的話,重新拿起這件事,就很浪費時間和精力了。
既然在泳池中,學會游泳就是必須的,沒有人會一直托著你浮出水面。
在職場中,學會說話就是必須的,沒有人會愿意面對一個充滿惡言惡語的人。
所以,在職場中,遇到分歧,要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意見;給出的反饋,要迅速/明確/可操作,同時別忘了夸夸對方。
參考書目:《聰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英] 比爾·盧卡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