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戒老師的書《零基礎新媒體寫作指南》第七章的主題是:內容創業,成為專職媒體人的發展方向。
通過前六章分享新媒體寫作的方法、個人品牌打造的心得以及如何發揮社群作用等內容,在全書的最后一章,無戒老師毫無保留地分享了她作為一名新媒體企業的經營者在內容創業上的心得。依然是邏輯性強、指導性強的寫作手法,依然干貨滿滿。
從前期的鋪墊,到后來的經營,無戒老師為內容創業者理清了一條較為清晰的脈絡。而這條脈絡,不僅適合新媒體創業者,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對于其他領域的創業者也會是十分受用的。
在互聯網時代,無論創業者接受與否、愿意與否,都必定需要借助內容輸出來展現自己的價值、展示自己在某一個領域的專業程度;都需要通過分享、視頻、直播、出書等等方式來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都需要建立自己的社群來凝聚用戶、凝聚粉絲、凝聚潛在的客戶。
因此,無戒老師梳理出來的創業路上的心得和經驗,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首先,無戒老師介紹了如何從0到1進行一場分享。無論是大咖還是路人甲,都有值得與他人分享的內容和經驗。作為在某一領域已經有所建樹的大咖,也需要通過線上分享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增強粉絲黏性。而我們普通人不僅可以通過分享助力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更重要的是,分享的確是非常鍛煉人的一種學習成長方式。
而作為無戒老師的年度課程的學員,我就曾因為視覺筆記和豎版思維導圖,收到無戒老師邀請,在無戒學堂做過兩次線上語音直播分享。
而回想這兩次分享的經驗,我發現整個過程還真是十分對應無戒老師在書中介紹的步驟,而事實上,兩次分享的效果也都令人滿意。
因為有無戒老師作為后盾,無戒學堂的運營團隊作為支撐,在無戒學堂這個平臺上分享是非常順暢的。作為分享者,我只要準備好我的逐字稿、相關圖片、PPT就可以了。在宣傳階段,運營老師會讓我提供簡介給她,再由她根據我的簡介來撰寫宣傳文案、設計宣傳海報。所以,對于個人來說,宣傳方面的工作也就省了。
網絡和設備也幾乎不需要什么準備。因為是在小鵝通平臺上分享,運營老師會提前把直播間鏈接發給我,為我開通講師權限,而我只要提前將制作好的PPT和需要在分享時展示的圖片上傳即可。老師也會提醒我,有空的時候,自己先發幾條語音試聽一下,再撤回。以確保直播時可以萬無一失。
無戒老師和她的團隊就是按照她在書中介紹的分享準備工作一步步操作的。
也正如無戒老師所說,在分享中,最大的受益者,不是聽眾,而是分享者自己。
對于這句話,我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
不僅僅是因為,通過分享可以讓更多的小伙伴認識我、了解我,也能通過分享在大咖的平臺上為自己獲取流量。更重要的是,整個準備的過程中,我仔細梳理了要分享的內容。很多時候,我腦子里想的是一回事,而真的用語言非常清楚地表達出來又是一回事。
當我腦海里有要分享的內容的全貌時,真正在寫逐字稿的時候,我必須讓這些內容邏輯清晰地呈現出來,不僅是對我自己掌握的內容的再學習,也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哪些地方還不扎實,哪些地方還需要提升。
正所謂:教是最好的學。當我可以把自己知道的內容清楚、明白、言簡意賅、接地氣地表達出來時,說明我對于這項內容是真正掌握了。
當我在這次分享豎版思維導圖應用心得的結尾的答疑環節為小伙伴們解答問題時,我才發現,我的隨機應變、我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有很大提升的。因為是臨時增加的環節,我并不知道大家會問什么,而基本上小伙伴們問我的問題,都能給出建議或者說出個一二三來。這不僅說明,我在豎版思維導圖的應用上的確有了很多實踐的心得,也反映了,在經過上一次的分享,以及這兩年寫作密度加大,讀書的增多,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其次,無戒老師在第二部分中建議大家在平時寫作時要建立“寫書思維”。對此,我也深有同感。我認為,“寫書思維”本質上一種作品思維。這種思維提醒我們在進行創作時,要考慮到呈現的效果。
比如寫作,當然可以我手寫我心,隨心所欲想寫什么寫什么。但是在隨意寫的同時,我們也要有意識的讓一部分文章不僅僅是碎碎念的文字那么簡單,而是可以變成能稱為作品的東西。有邏輯、有體系,有系統,有風格。
這不僅有利于日后集結成書,也有助于真正讓寫作發揮出梳理思想、理清思路、提升思維的作用。
而對于有志于打造個人品牌的人來說,就更應該如此。
記得以前學習插畫時,老師曾經說過類似的觀點——作品感。我想,這和無戒老師說的“寫作思維”在本質上是一回事。
試想,當我們需要向人們展示我們的作品時,一個有作品思維的人,可以從他日常積累的畫作中整理出一個系列來,比如有“水彩詩人”之稱的臺灣水彩畫家林經哲,他的作品就有一部分是專門用水彩來展現都會城市雨夜街景的。當我一次看他的雨夜系列的時候,就驚為天人,非常受感動。水彩畫法表現出來的濕漉漉的城市道路上倒映出來的街燈、車燈、樹影、人影,走路的人、開車的人、騎車的人匆匆趕回家、趕去赴約的背景,讓我浮想聯翩,意境十足。雨夜系列可以說為林經哲打響了“水彩詩人”名號。
這樣,當有出書需要時,他只需要在已有的雨夜系列的作品中挑選精品集結成冊,便是一本關于雨夜水彩畫的主題畫集。前年來,我就買過一本,相當喜歡。
又比如,臺灣創意天后李欣頻老師的成名,是從她的廣告文案集結出版開始的。當年,她作為廣告公司的文案,為誠品書店撰寫了大量精彩的文案,當這些文字集結成《誠品副作用》這本文案集時,她在廣告文案方面的專業程度就得到了再一次的提升,同時,也大大打開了在其他領域的輻射影響。
從此開始,李欣頻老師就把她寫作這個愛好和天賦發揮地更加淋漓盡致,由寫作出發形成了一幅跨越多個領域的“天賦開花圖”。
試想一下,如果當年李欣頻老師出版的不是一本廣告文案專著,而是東一篇文案、西一篇影評,這里放一篇書評,那里來一篇隨筆,效果會怎樣呢?對于一位還沒有成名之前,這樣的“大雜燴”肯定不會脫穎而出,成為暢銷書,也無法展現出她在廣告文案方面的專業才能和個人品牌。
在個人品牌還未形成之前,我們一定不能貪心求多,見異思遷。正向李欣頻老師在《量子天命》這本書中說的:斜杠一堆,不如天命一條。
只有先在一個領域做深、做精、做出成績、形成品牌,再通過向其他領域探索演化出其他分身,才有價值,才能產生真正的化學反應,而不是簡單的標簽的累加。也才能像無戒老師說的那樣:積累長久發展的底氣和實力。
最后,無戒老師用兩個小節的內容分享了從事內容創業需要注意的重點。無論是需要具備的六大條件,還是運營和發展需要重視的八大問題,無戒老師都給出了非常清楚的指南。就算沒有創業打算,也都可以從中受益,至少,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把自己當做一家企業來經營,當做一個產品來打造,當做一個品牌來維護。無論我們是打工人,還是經營者,我們都必須具備創業者心態、領導者心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而讀了這部分內容的書,我想,這大概就是干貨書應該有的樣子吧。從這兩節的內容中,我學到,要把干貨分享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者必須對這個領域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和思考。
同時,要具備充分的同理心。能充分考慮到讀者的需求和接受程度。畢竟來閱讀干貨文的讀者,都是在某一個方面有困惑、想得到指導的。如果作者沒有考慮到這一點,而僅僅為了展示自己多么多么厲害,充斥的都是專業術語、專有名詞,或者語句晦澀難懂,就達不到分享的意義和科普的作用。
而無戒老師的這本《零基礎新媒體寫作指南》正是內容如書名,對于零基礎的人來說,確實寫得明明白白的。不僅有清晰的指南,還有實操的小作業,更有常見問題答疑。相信每一位讀到這本書、參加了共讀會的小伙伴都會從中受益良多。
雖然這本書的閱讀之旅結束了,但是寫作、讀書和成長,永遠在路上。
無戒學堂日更第16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