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則“婆婆幫忙帶孩子,半年要價15000元”的帖子引起多方熱議,發帖網友稱因夫妻倆工作忙,婆婆主動提出幫忙帶孫女,孩子白天在婆婆家,每天晚上去婆婆家接孩子時,婆婆卻顯得特別不情愿,總要不停抱怨孩子難帶,結果不到一個月,婆婆竟然提出讓夫妻倆半年給她15000元。
該網友作為兒媳實在覺得婆婆很過分,并不是自己掏不出這一萬多塊,而是就是不想給婆婆這筆錢,認為婆婆不該要錢。
“又不是請保姆,為什么要給?”
車貸房貸奶粉尿布學費,生完孩子之后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不可能不工作在家全職帶孩子,然而這幾年頻頻出現的保姆、托兒所虐童新聞實在令人心有余悸,不少寶爸寶媽都產生了“請阿姨/保姆不放心,不如把孩子交給自己的親爸媽”這樣的心理,可是讓公婆帶孩子就真的不會發生矛盾嗎?
其實老人家帶孩子要錢并不是今年才出現的問題了,早在前兩年關于公婆在生育后追加的款項的問題討論就層出不窮,例如有網友稱“夫妻倆工資分開,老公每個月都要向婆家上交伙食費和妹妹的嫁妝費,生育后婆婆和老公沒有給過錢,婆婆在家帶孩子后反而還要向她要每個月帶孩子的錢”,她十分納悶:“為什么我還要給婆婆錢?”
其中還不乏婆婆的發聲:
“向兒子兒媳要每個月給我5000的帶孩子費用,我兒子兒媳工資都過萬,這些錢他們負擔的起。但是兒媳立刻生氣了,說哪有奶奶帶孫子要錢的?”
“我就郁悶了,我為什么不能要?我養大了兒子,還要養孫子嗎?我覺得就算我的兒女工作再忙,照顧孫子也得看心情,累了一輩子晚年也不讓我歇歇!”
網友的評論也明顯分為兩派:
@采蘑菇的小仙女-w:“孩子是你的,不是你婆婆的。你婆婆幫你帶孩子自己就不能每天過想要的生活。要錢就該給。不然就自己帶。”
@飛來飛去:“15000半年還挺劃算的啊!麻溜給吧,萬一沒帶好,也有理由說…”
@nut堅:“請保姆這錢還不夠呢。半年給了1萬5,婆婆開心,你們也輕松,能好好工作,知足啦。”
支持的網友認為一萬五半年并不過分,隔代帶孩子不是公婆的義務,老人們都這個年紀了,原本應該安心養老,享清福了,因為子女工作忙還要為子女帶孩子分擔生活壓力,實在太辛苦了,所以作為子女,理所應當給予老人一些物質上的報酬。
@魏無憂yo:“是的,婆婆沒有幫媳婦帶孩子的義務,既然如此,以后婆婆老了那媳婦也沒有照顧婆婆的義務。”
@英悅家:“給啊,以后婆婆生病了如果需要兒媳婦照顧希望他也能按月支付工錢。如果親情是可以用錢來衡量的,那現在就給吧。”
@sunny王小北:“所以以后贍養你們是你兒子的義務,不是兒媳的,你一沒生二沒養,憑什么要求人家象對親媽一樣對你。”
還有感慨這時候還是女方家長好的:
@藍布襯衣:“我家小孩是外婆帶大的,從孩子5個月起,一直由外婆一個人帶,因為我們經濟條件不好,我媽不但不要我們錢還貼補。到底婆婆跟親媽不一樣啊!”
@許不盡一生清愿:“知道為什么嗎?因為親媽媽知道如果自己不幫帶,肯定是女兒帶。而婆婆也知道,她不帶也輪不到她兒子帶。”
反對的觀點認為家庭原本就是互幫互助的,現在兒子媳婦因為帶孩子問題有難處,老人們幫忙了,以后贍養老人的工作兒媳也會盡心盡力,如果在帶孩子上就開始用錢衡量,恐怕日后的贍養問題會產生更大的矛盾。
在公婆索要帶孩子費用這一問題上,奶爸認為老人幫忙帶孩子其實是老人看在母子/父子情面上、為人子女欠下的又一筆人情債,現在不還,以后也要還。所以對于怎么解決,奶爸相信還是雙方好好協商可以化解的,畢竟與親父母之間不能因為錢傷了感情。如果真的遇到公婆要收費的狀況,可以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商議合適的“工資”。就算自家長輩幫自己帶孩子沒有收取費用,那也應該多花點心思逢年過節送點禮物,或者主動給一些力所能及的補貼,畢竟這都是為人子女應該回報給父母的。
寶媽們都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