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哥華似乎人人都知道徐洪的名字,但她究竟是誰?她又做過什么?
在溫哥華華人圈里,徐洪是個響當當的名字。凡是各大華人主流的活動,總能見到她活躍的身影。自從落地在溫哥華,她就熱心地投入在社區服務中。目前她擔任的職位包括西溫亞裔協會會長,加拿大華人聯合總會副會長,加拿大華人婦女聯合會榮譽主席。然而鮮有人知道在公益事務之余,她究竟是做什么的。徐洪介紹說,在2000年來到加拿大之前,她主要從事進出口貿易,也在投資領域取得了傲人的成績。
從“為私”到“為公”
雖然在企業經營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徐洪日漸感到親情遠比財富可貴,于是在來到加拿大之后,她將全部心思投入到對兒子的教育中。為了讓兒子能夠融入加拿大的主流社會,她將兒子送入西溫著名的私校Mulgrave就讀,但是這樣一所有名的學校卻沒有一個中文教師。她還發現,校領導們雖說都是具有國際視野的教育專家,對中國的認識仍停留在過去那個貧窮、落后的年代。出于對祖籍國的自豪,她主動帶領學校的校長等高層領導去中國考察,使他們認識到,現在的中國,已經和以往大不一樣了。
在考察過程中,校領導們驚異于中國的發展速度,并表示如果有資金允許,很樂意讓孩子們學習中文,感受中國的市場脈搏和文化魅力。徐洪毅然決定捐款15萬加元幫助學校尋找優質的中文教師,開設中文課程。從此Mulgrave有了第一位中文教師,而徐洪也與推動中文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她持續不斷地資助Mulgrave中文課程的發展,十年如一日。
徐洪說,雖然一開始從事教育慈善是為了讓兒子能受到更好的中文教育,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她愈發意識到加拿大本地人對中文的重要性、以及中國的發展現狀缺乏了解和認識。她想要讓更多的華人孩子能夠記得自己祖籍國的語言,也想要讓更多的加拿大人更好的認識中國,雖然這一切都舉步艱難。畢竟當時在西溫最好的私校,都沒有開設中文課程的先例,其他學校也普遍缺乏這樣的意識。
從3000萬到14億
骨子里的企業家精神使她面對挑戰時更加斗志昂然,作為加拿大人,同時也是中華兒女的她,立志要讓加拿大意識到中文的重要性。她希望通過推廣中文,可以幫助加拿大的企業家們更好的打開中國市場,享受到中國改革開放后的紅利, 促進中加交流和貿易往來。
從07年起,徐洪堅持推進著中文課程,為學校捐款之余,又數次帶領校方領導及其友人去中國探訪、考察。徐洪告訴他們,這里有14億人口,3億且不斷在壯大的中產階級,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能使得加拿大的企業從3000萬的市場擴展到14億的市場。
Mulgrave的校領導們被中國的魅力和徐洪的堅持打動了,在徐洪女士的資金支持下,不斷擴充師資和中文課程,她多年的公益投入也初見成效:從當初的一無所有到現在擁有12名優質中文教師,從無人有學習中文的意識到200多學生選修中文 。這樣的中文教學規模在全北美的基礎教育中可謂屈指可數。這些進展令徐洪感到欣慰,也為她擴大中文教育事業提供了信心。
學習的不僅僅是語言,更是思考方式
今年初,徐總經朋友介紹,結識了研究中文教學26年的陳淑紅老師,并得知了一套快速高效學習中文的方法。以往人們常認為學習中文難、學習中文慢,但在這套教學方法下,只會聽說不識讀寫的孩子可以在50小時內掌握800字,而零基礎的學習者則可以在30小時內開口流利說中文。
徐洪的第一反應是,太好了,這個方法可以幫助Mulgrave 的教師們提高教學效率。但在和朋友牛根生探討之后,她也意識到,如果可以成立公司,就可以幫助更多的華人后代、西方人快速的學習中文。新西方公司由此應運而生。
徐洪介紹到,這套教學方法徹底摒棄了傳統死記硬背的漢語教學方式,利用漢字字形的獨特規律以及聯想記憶法,幫助學生迅速記住漢字,并且不易忘記。更可貴的是,新西方的中文教材有助于學生自己探尋文字的書寫規律,通過獨立思考總結出規則并迅速應用,通過思索文字背后的文化故事來達到一旦記住、終身不忘的效果。因此徐洪說,通過新西方來學中文,孩子們不僅僅能快速學好中文,還能因為會思考而變得更聰明。
徐洪相信,乘著一帶一路的發展之風,中文將會成為比肩英語的世界語言,如何能用一套符合人類記憶規律的科學學習方法,快速學習中文的同時,訓練孩子們的思維能力,是她人生下半場的最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