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我只上了三天班,余下時間帶女兒到上海旅游。本來將這作為她期末考試達成目標的獎勵,實際成績雖說還有差距,但都說女孩兒要富養,就在她暑假開始時,將之列入日程了。
炎熱的天氣擋不住我們父女倆對這座繁華都市的探索,三天時間我們至少游覽了十六個景點,這些還只是沿地鐵一、二號線的。這座距離常州不過180公里的城市,我對它竟然如此陌生。八歲那年我跟著父親第一次來到上海,也是暑假里這般炎熱的天氣。印象最深的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車。在人家家里第一次吃到自制的棒冰,我將桔子味的棒冰汁全部吸光,然后再吃冰塊。再后來上學期間、參加工作也多次到過上海,但從沒來旅游過 。
?
如果說第一天是對上海傳統文化、地標建筑的探尋,第三天是對佛教勝地、著名高校的景仰,那第二天參觀野生動物園,則讓我對這座兼收并蓄的超一線城市增加了一份親近感。畢竟,人是越來越多,動物就更顯得彌足珍貴。更何況可以在模擬的野生環境中見到非洲草原的雄獅、傳說中百獸之王的老虎、還有歷來獨行的狼,想要擁抱大自然的心情已經迫不及待了。
進行野生動物園猛獸區的時間是上午10:30,對于人類社會來說,正是生機煥發、努力勞作之時。我起先以為此前在其他地方頻發傷人事件的老虎,至少從外表看起來,會極具攻擊性,就像在動物園主頁上宣傳的:
但到了老虎區,卻是另一番景象。老虎們都躺在搭建的矮木架下睡覺,前一輛鐵籠車(這里的觀覽車分兩種,不能開窗戶的普通大巴,和用鐵籠加固、可以喂食的車子)的游客們不少人給老虎扔出食物,也未能叫醒它們。然后到白虎區,也是類似的情形,絕大多數老虎在樹蔭下睡覺,一只在泡澡,一只躺在假山上休息。
唯有一只在不斷的食物打擾下,走近了鐵籠車。猶豫了半天后,還是沒去碰食物。
這還是我印象中威風凜凜、兇猛無比的老虎嗎?而且不光是老虎,與它比鄰而居的獅子、獵豹們也有點同心同德,對扔給它們的食物毫無興趣,只顧做黃梁美夢。猛獸區里只有棕熊追逐著游覽車爭搶食物,甚至還有小熊爬上車子要吃的。
?
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們以為的獅、虎、豹這些猛獸顯得意興闌珊甚至慵懶無力呢?第一,我想到了它們生活在一個模擬環境里,氣候相對宜人,且區域內根本不存在食物鏈,也許早就失去了獸性。第二,幾乎每輛經過猛獸區的鐵籠車都會喂食給它們,試想它們每天都可以從早吃到晚,不是有種工傷叫做過勞肥嗎?
可是,這仍然解釋不了同樣是猛獸,為什么棕熊會對食物這么感興趣呢?難道僅僅是它們體積碩大,更加需要補充能量?
?
古典老師的新書《躍遷》第四章破局思維開頭,講到了他2015年去非洲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Ngorongoro Conservation Area),看到草叢里很多獅子懶洋洋地趴著,幾十米外不少羚羊和斑馬在安靜地吃草,這是一幅多么不可思議的畫面!
當地黑人導游告訴他,獅子其實很“節能”,只有餓時才會追捕獵物。即使追捕,也會優先挑老弱病殘的——這樣勝算大。草原里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獅子幫助羚羊群消滅身體羸弱的單位,反而幫助后者更好地進化。一旦旱季來臨,平時靠吃肉為生的獅子最容易滅絕,食草為生的斑馬、羚羊,只要留下一小部分基因強悍的,挨到雨季或者尋找到水草豐美之地,照樣可以繁殖后代,延綿不絕。被斑馬、羚羊們食用的草,即使干上三年,大雨一澆,又立馬恢復了生機。
?
照此分析,似乎可以得出適者生存這個推論,小草的適應能力更強,在低養料、壞天氣下也能繁衍。這點勝過看似高高在上的獅子、老虎和獵豹。但前幾天聽了《羅輯思維》在2013年3月29日的音頻,羅振宇給我們展示英國的達爾文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里的核心思想:
進化壓根沒有方向,每一個物種對自己的命運其實完全無法掌控。達爾文眼里的自然,就是一個面無表情的玩意,沒有任何價值,沒有任何立場。他冷靜的像一個死神一樣,拿一把剪頭盯著蕓蕓眾生。隨時用這把剪刀把所有不適合繼續生存的物種,咔嚓一剪刀剪掉,讓適合的物種生存下去。
?
每一個物種都逃脫不了大自然剪刀的審判,每一個物種不斷變成灰塵,又不斷的被團結成新的物種,扔回到進化的長河當中,沒有任何物種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大自然沒有任何方向性。
?
每一個物種都在和這把剪刀比逃亡的命運,物種自己根本掌握不了自己的前途,沒有物種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獲得一種向上的動力。
?
——簡書作者 那些光陰 整理
這就是我們在小學五年級自然課上學到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原始出處啊。我們只知道脖子較長的長頸鹿比短的更能存活,狼群里夜視能力更好的更能繁衍,南美叢林里身形瘦小且聲音嘶啞的青蛙靠著半路截胡雌性青蛙,而戰勝高富帥競爭蛙們。卻不知自然選擇從數億年的進化史看,很可能是隨機的。
?
第34周的任務完成率為74%(20/27項),計劃時間67.8小時,實際價值時間72小時,比上周多6.6小時。時間實際計劃比106%,評分7.4分。
一、任務分解
?
一)事業任務
?
這周8月20日(周日),在家接到德國總部電話,讓我周一出差去珠海偉創立,德國那邊也通知了常州工廠高層。當時就想,才排好的周計劃就這么被打亂了,又得重排。進而又擔心起已經買好火車票、訂好賓館的上海之旅了。甚至想過要推辭掉這次出差,安排一名測試工程師過去。
但是,仔細考慮,我對于出差計劃考慮得并不合理。一則這是重要客戶,此前德國就他們的反饋或投訴,已經多次拖延處理,客觀上也導致客戶的態度變得越來越強硬;其次,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旅游這次不去,今年十·一或者過年時還有機會。沒必要因為旅游而影響工作。在這里借用美國第一千金伊萬卡·特朗普對于平衡家庭和工作的看法,來自《得到App·李翔知識內參》:
關注當下,把精力放在當前優先需要處理的事情上,我經常告訴朋友們,不要為平衡而建造生活,而是要讓生活與你的優先事項保持一致。充分衡量自己的優先級,確保你在你應該在的地方。
周一下午,與德國總部達成一致,允許常州工廠直接聯系珠海客戶。周二早晨,撥通客戶SQE電話,確認不良數量很少,直接退回常州即可。再在周二下午與德國確認,不用去珠海返工。就這樣,事情比較順利地解決了。
?
二)學習任務
?
出差時還需要學習嗎?Up to you。以前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出差,一有空就愛外面閑逛;在機場候機時,也是在刷朋友圈。現在看來,這些大塊的時間完全可以用來學習。
這次旅行,除了繼續跟上《思考,快與慢》的晨讀,周五和周六晚上還分別參加了《躍遷》結營式與幸福進化俱樂部五周年回顧。另外在火車站等候時,甚至于在中山公園歇息時,也會看書。而且,這時的讀書效果,會由于認知放松度的提高,而蹦出不少平時想不到的點子。
此次旅游印象極為深刻的是野生動物園的馬戲表演。沒錯,隨著動物保護呼聲日益高漲,不少動物園已經開始減少或者取締馬戲表演。在我們知道那些直立行走的馬來熊、單靠后腿站立的亞洲象等都是用恐嚇、刑罰甚至折磨訓練出來的,也會考慮拒絕觀看的。
但讓我感到震撼的,這些原本違背其天性的動作,通過馴獸師嚴酷訓練,動物們竟然能在觀眾面前表演得如此嫻熟。這不就是刻意練習的結果嗎?像普通小提琴手的平均練習時間為3420小時,優異的則是5301小時,而最杰出的小提琴手們則平均練習了7401小時。雖說一萬小時定律有為加強傳播而極端化陳述之嫌,但普通人通過掌握合理方法、持續投入時間與精力,完全有可能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級人物。
?
三)家庭任務
?
旅游的最后一個景點,我和女兒去了中山公園附近的華東師范大學。夢想總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
二、和日計劃關聯
?
一) 每周蕃茄數
周日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六 | 平均 |
---|---|---|---|---|---|---|---|
13 | 18 | 16 | 20 | 23 | 23 | 25 | 20 |
目前先將周四~周六這三天的游玩時間也記錄在內,但以后旅游時間就不會列入。因為記錄蕃茄數的目的,是為了分配時間、調整精力,應該用來記錄學習、工作。
?
二) 計劃外任務
本周計劃外任務花費6.6小時,占總價值時間的9%。主要用于包裝線整合預算討論,這本應是重要任務之一。
?
三、周計劃成果萃取
?
現在逐步將旅行和學習合二為一,爭取做到:既行千里路,也讀萬卷書。
?
四、周計劃進度控制
?
工作方面,需要由其他部門協作完成的,仍然會因以下幾種原因拖延:
- 當事人出差或請假,且此項任務他沒有代職
- 當事人的領導指定了由其完成,但當事人不知情。后該領導又將任務重新委派。客觀上導致進度延誤
- 只有硬件,沒有軟件支持的,事先我沒有做好規劃。譬如說斑馬打印機
?
五、分析調整
?
旅行回來的照片必須及時作備份,否則時間稍長,有可能會因各種原因而遺失。